點刑獄。”
“好的。”
杜文浩吩咐把龐雨琴等眾人都叫來了,給他們介紹了沈昇平。相兵見禮。接著,又把廖知府和張天寧叫來,介紹了自己的師爺。讓兩人派人將各自府縣的近兩年的刑案都調來複查,兩人急忙答應了,派專人去取了送來。
有了沈師爺,杜文浩頓時輕鬆了很多,楊堤風光迷人,他決定在這多呆幾天。
第二天,他帶著眾女出遊楊堤,廖知府和張知縣自然隨同陪遊。而沈師爺留下複查刑案。這一天玩得很開心,直到傍晚才回到竹樓。
沈師爺將一疊卷宗放在杜文浩面前,捋著白鬍須道:“大人,這幾件案子有些問題。或輕罪重判。或重罪輕判,或罰不當罪。老朽已經提出相應整改之策。請大人定奪。”
杜文浩拿過翻看了一遍,沈師爺的批語呈詞言簡意核,切中緊要。後面還附有宋刑統的相關規定。讓人一目瞭然。看完之後,覺得提出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都恰到好處,當即點頭道:“很好,等一會將知府和知縣叫來,讓他們重審這些案子,作出改判。並將結果報我。”
“好的。”沈師爺將另一冊遞給杜文浩:“大人,這件案子涉及庸醫誤傷人罪。卑職於醫一道不甚了了,不知是否妥當,請大人細
杜文浩拿過結案呈詞。細細看了一遍。這案子是樂平縣初審,由於判決徒刑,上報靜江府核准的。
案情比較簡單。某女患病。氣逆,晚上睡不著,咳吐粘痰,舌質修,喉嚨幹,神智昏聵說胡話,別人說話也聽不見。求治樂平縣某醫館姓謝的大夫。謝大夫下方用藥治了一段時間,這女子突然病情加重,最後四肢抽搐而死。
女家是當地的大的主。把謝大夫告到了衙門。張知縣升堂傳訊謝大夫,這謝大夫到堂之後,說不清楚為什麼他的用方不僅治不好病,反而把人治死。張知縣認為他用方太過隨便,沒有仔細查清證象就亂下方治療,所以把人治死了,定為庸醫誤傷人罪,杖五十,徒五年。賠苦主燒埋銀二十兩。
卷宗材料很薄。訊問筆錄也很簡單,加上記錄的書記不懂醫,問得莫名其妙,記錄也有些想當然。所以杜文浩反覆看了幾遍。也沒看出個名堂來。
杜文浩問道:“你覺得這案子有什麼不對勁的卿”
沈昇平道:“《宋刑統》二十六卷《雜律》有云:“諸醫為人合藥及題疏、針刺、誤不如本方,殺人者,徒兩年半”此案既定庸醫誤殺人罪,處刑卻不依律為兩年半以內量刑。最主要的是,庸醫殺人罪者,是醫者合藥及題疏、針刺的時候,“誤不如本方”而此案究竟何證還不清楚,該用何方也不知道,所以老朽覺得,此案斷定“誤不如本方”似乎有些牽強。所以抽取出來,請大人審閱定奪。”
第一第363章 虛熱證
一訕文浩沉吟片刻,吩咐派人將張知縣叫了來。把眾案卷唔舊四廠,問道:“案犯現在何處?”
張知縣道:“回稟大人。案犯還在鄙縣衙門牢房裡。尚未送往勞役。”
“那人派人把他押來。本官要複查此案。”
“是!”張知縣遲疑片刻。偷眼瞧了瞧杜文浩,“大人,這案子,,有問題嗎?”
杜文浩橫了他一眼:“怎麼,本官提點刑獄,大人覺得有什麼疑問嗎?”
張知縣慌得雙手亂擺:“不不,提刑大人提點各路刑獄,職責所在,所有案件都可複查,卑職哪敢妄加評斷。只是這 ,這案子,”
杜文浩眉頭一皺:“這案子怎麼了?”
“這案子是知府複核的。”
杜文浩淡淡一笑:“張知縣的意思,是案子要走出了錯,與貴縣無關,是吧?”
“不不!”張知縣慌的雙手亂擺,花白鬍須抖動著,“卑職不敢,卑職不敢!卑職這就去把案犯帶來,請大人稍後。”
說罷,張知縣躬身倒退幾步,這才轉身,偷偷抹了一把冷汗,急急出門走了。
這裡距離樂平縣不遠。張知縣又是心驚膽顫之下,所以去來很快。張知縣先來到杜文浩客廳。躬身稟報:“提刑大人,案犯押到。
“帶進來!”
三個獄卒押解著案犯進屋之後,案犯謝大夫已經被告知提刑官大老爺要提審他,進來見杜文浩當中而坐,旁邊張知縣垂首站立,便知道當中這位應該就是提刑官大老爺了,儘管看上去太年輕了點,跪到磕頭。
杜文浩緩緩問道:“西村鄉仲王家千金王姑娘,是你治死的嗎?”
“是!啊不,不是啊”謝大夫磕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