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是天不亮就起來了,各有各忙。
尤其秦老爹同秦連熊,匆匆吃過早飯,就裹著大襖趕著馬車出了門。
只去往方家田莊的路程頗遠,早間又有薄霧,路上並不好走,卻是直到晌午時分才趕到。
秦老爹一早就同方良商量好了,會趕在小年之前把寄養在他這裡的孩子們接回去,昨兒又特地同他定下了接人的時間。
而方良這廂亦是一大清早就開始催著孩子們收拾行李,日頭剛剛出來,就已是打點齊備,就候著秦老爹來接了。
等人的滋味自是不好受的,尤其等待的還有莫測的前路。
雖說這些個孩子根本就不記得或者不知道自己的年歲,又因著自小自小命運多舛的緣故,大多瘦小,也就很難從身量上判斷出準確的年紀來。
可那一雙雙眼睛,饒是這些個孩子裡頭最短都在這田莊上休養了一個季度了,卻還是能夠看到曾經遭受過的苦難和對這個世道的防備。
而現在,又多了一重憂慮和無措。
方良的性子雖有些風風火火,可實際上也自有他非常細膩的一面,再加上他還是個喜歡小孩兒的。
就揉了揉一個最先領回來的小小子的腦袋,道:“小小年紀,有甚的可愁的,這是領你們去過好日子!”
這些個孩子,都是方良自打秦連豹拜託他之後,慢慢幫著秦家尋摸回來的。
只這世上被賣被拐的小小子小丫頭雖是千千萬,合適的卻少。
尤其俞阿婆還幾次三番的告誡他,叫他一定得把眼睛擦擦亮,可不能送了禍頭子過去害了秦家,還說這叫寧缺毋濫。
自打秦連彪出了那事兒後,更是三天兩頭的告誡他,說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那小子打小斜著眼睛瞧人,她就知道不是甚的好玩意兒,果然老祖宗的話再是不錯的……
方良橫下心來,可左看不好右看不行,等好不容易瞧中了合適的,秦家已在大興土木澆築堡牆了。
他怕給秦家添亂,就把孩子暫且放在田莊上養活。
後來又知道秦家要重建宅院,自家都得挨挨擠擠地住在一道,方良就同秦老爹商量著,索性就把這些個孩子都暫且留在田莊上休養得了。
秦老爹也知道家裡頭這般景況恐怕確實照顧不過來,謝過方良,又撥了銀子過來,嚼裹買身的銀子都從裡頭出。
方良也沒拒絕,按著秦家的意思好生照顧著這些個孩子。
而秦老爹這兩年上也會抽空過來瞧瞧孩子,倒不是有甚的不放心,只是心裡也會惦記罷了。
不過這些個孩子大多都是苦出身,就算原先是好人家的孩子,落到這個地步,吃過萬般苦楚,掙扎著活了下來,該懂的也都懂了。
雖是叫他們休養身子,並不曾派了活計給他們做,卻也大多知道幫著田莊上做些事兒,方良就想著也算歪打正著了,倒是正好趁這機會再摸一摸孩子們的品性。
倒是唬了一大跳,這才知道自個兒眼光著實不好,怪道他娘要那樣告誡他了。
就這樣一邊買一邊篩,篩了一撥又一撥,現如今留下來的,旁的不敢說,知恩圖報自是知道的。
既是好孩子,落到好人家,自然有好日子過。
他自然也就沒甚的不捨的了。
被揉了腦袋的小小子就笑了起來,其他七個小小子兩個小丫頭也跟著笑,唯有一個看上去年紀最大差不多十歲上下的小丫頭,聽到方良的話,卻是瑟縮了一下。
她被祖母提著賣掉的時候,當時買她的人牙子說的也是領她去過好日子,還說那地方吃的是油,穿的是綢,可……
她已經記不得被賣掉的時候究竟幾歲了,只知道孃親死的時候她五歲,五歲之後,一年一年的,她就記不清了。
只知道被人買來賣去了三回,這是第三回。
自是記得的。
那是舊年的一個落雪天,她穿了一件肥肥大大直灌風的舊夾襖,被方管事領了回來。
洗頭洗澡換上了絮的厚厚的大棉襖,就在這田莊上住了下來。
夜裡頭被窩裡太暖和,她時常被手腳上的凍瘡癢醒,就陸陸續續地聽同一張通鋪上的姐姐妹妹說這田莊是這裡一戶很大的姓方的人家的田莊,她們卻不是要給那方家當丫鬟,而是要被送去另一家收養。
還說隔壁有幾個小小子曾經見過要收養他們的人,又說不出今年,他們就得離開這田莊了。
她只覺得捨不得,自孃親去世後,她還是頭一回吃飽飯,還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