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爹帶著秦家兄弟幾個過來道謝,拱了一圈兒手,道:“老少爺們,多謝大夥兒搭手了,家裡頭備了點兒家常便飯,大夥兒賞臉,吃口滾熱茶飯歇口氣兒。”
這兩天過來幫忙的這些個鄉鄰們基本上都是之前秦家翻修宅子,或是開河築壩的時候幫過工的,都沒少吃過秦家的大鍋飯。
更是念念不忘。
只這回大夥兒都是過來幫忙的,說到底其實是過來報恩來的,哪裡好意思連吃帶喝的,紛紛擺手婉拒了秦老爹的好意。
還預備著趁著日頭還未落山,趕緊再幹會兒活計。
可到底秦家是誠心誠意邀請大夥兒吃頓便飯的,三請四邀,大夥兒推辭不過,只得跟著過來,哪裡知道秦老爹明明說是家常便飯,卻是直接殺了一頭年豬的。
在莊戶人家來說,殺豬是大事兒。
而且也不是甚的日子都可以動刀的。
這也是秦連虎昨兒說要看看黃曆的緣故。
按著慣俗,屬豬這天殺不得豬,再有就是家裡頭若有人同豬屬相相沖,這也殺不得。
正巧今兒就是個黃道吉日,所以昨兒秦老孃就挑了頭膘肥體壯的大黑豬來給它控飯。
今兒一大早,花椒剛剛睡醒過來,渾身上下痠痛的跟站了一天的混元樁似的,就聽到了家裡頭大黑豬的叫聲。
燒水的燒水,牽豬的牽豬,家裡人沒讓花椒香葉幾個小丫頭旁觀,怕嚇著她們。
所以花椒抱著香葉只聽到一聲叫聲,就知道必是秦連熊動的刀,闔家也就只有他同秦老爹能夠一刀斃命的。
只不過秦老爹到底年紀大了,力有不逮,這些年家裡頭都是秦連熊在殺豬。
之後放血、吹氣、褪毛、開膛,充作殺豬匠的秦連熊一直忙活到日頭升到一杆高,把各個部位的豬肉都分割了開來,才換了身衣裳,往保嬰堂去監工。
而家裡頭秦老孃就帶著杜氏羅氏忙活起了夜裡的宴席來。
花了半天工夫,把豬骨、豬頭肉、五花肉,以及全套的下水等,做成了整套的豬八碗。
一頭養了大半年,將近一百五十斤重的大黑豬,從頭到尾巴,全都派上了用場。
隔著堡牆都能看到蒸騰的白霧,聞到濃郁的肉香味兒。
把被秦連虎請過來的漏斗灣的老村長看的心痛不已,直道破費了,還拉著秦老爹替他可惜,道:“你家的豬吃得好,油水足,頭頭都能有一掌膘,下水燉了就頂好頂香的了,豬肉該醃了留著過年吃的。”
秦老爹就呵呵笑了起來。
在他看來,比起大夥兒的真心實意,殺頭豬實在不算甚的。
就請了老村長還有老舅公過來上首坐,同二人商量:“我打算把這幾十畝地佃出去給大夥兒種……”
☆、第三百六十九章 出佃
秦老爹之前不想把家裡頭積積攢攢下來的田地佃出去,完全只因捨不得。
畢竟不比家裡頭這兩年來添置的族田,本就是佃出去給佃農耕種的,甚至於秦連熊當初過契的時候,雖然召集佃戶們說過話,也重新換了佃契,卻沒換下一家佃戶來。
老爺子對這四百畝族田還未生出甚的感情來。
可自家耕種到如今的這七十餘畝吃飯田,其中將近八成都是老爺子花了將近二十年的光景一點一點置辦下來的荒地。
當初俱是邊邊角角毫不起眼的拋荒地,土地貧瘠灌溉不便,不是茅草長得比人高,就是滿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塊石子兒的。
全靠他們老兩口帶著還年幼的秦連虎兄弟一點一點收拾出來,又精耕細作精心保養到如今,就跟養孩子似的,才侍弄的如此肥沃的。
這些年來,只要老天爺還算開眼,水稻的畝產已經連續保持在三石左右了。
產量上已經可以同上等的土肥水澆田較量一番了。
老爺子如何捨得把自己的心血佃給旁人家耕種的。
到時候要是將他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地力耗盡了,他真是哭都沒地兒哭去的。
只經此一事兒,老爺子倒是想開了些許了。
昨兒夜裡就詢問過秦老孃同秦家兄弟了。
秦老孃自是罷了,一輩子都跟著秦老爹的主張走。
而秦連虎秦連豹兄弟幾個,也總是聽從老爺子的意思的。
畢竟不光是老爺子,他們也對這曾經養活了他們兄弟的田地感情非同一般。
何況當初分家之時就已是商定好了的,這地是作為二老的零花錢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