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部分

著,一刻不見就要尋人,心都化了,也就越發心軟了。

甚的都樂意往好處想,甚的都樂意替人著想。

就算當初隔壁……存了那樣的心思,老爺子都能覺得也算合情合理。

他卻不行,沒有老爺子這樣的心胸,也沒修煉到老爺子的程度。

在他看來,這個巴巴送到自家門口的孩子身上究竟有著怎樣的前情後狀,且不好說的。

百樣米養百樣人。

這世上,自有情願給兒女掏心掏肺、把命搭上都甘願的爺孃,卻也有把兒女抽筋剝骨稱斤論兩都不皺眉頭的孃老子。

就算老爺子不叫他打聽,他也不會放任這麼個心頭大患不問不管的。

只要一想到或許有人正在暗戳戳地琢磨著算計自家,他渾身汗毛都該豎起來了。

喝了一碗粥,同兄弟們簡單交代了兩句,秦連熊揣上銀子就急急出門去了。

先往巡檢司拜見李巡檢,同他打個招呼,又找了崇塘街面上老招牌的幫閒幫著暗中訪一訪。

李巡檢這人,不管目的何在,可對崇塘百姓還算不錯。

聽說有人把孩子遺棄在秦家門口,當即就上了心。

不光是因著秦家的緣故,也是因為當今是曾下令民間嚴禁拋棄嬰兒的。若是溺嬰,更要以故殺子孫論罪。

而且雖然天高皇帝遠,可崇塘也是有著自己的鄉約民規的。

畢竟說起來,崇塘百姓的生計其實是要比別處優渥的多的,只要不作死,少有活不下去的,也少有遺棄子女老人的事故發生。

卻也不是沒有。

比如也有極貧之家實在無力撫養子女,卻也沒有溺嬰拋棄之說的。

通常都是先鼓勵近親鄉鄰收養,若是仍舊無人撫養,一般來說,都會把孩子送入鎮上的道廟庵堂活命。

就少有會遺棄路旁的,也少見這樣直接送到人家門口的。

忽的出了這樣的事故,自是要嚴查的。

而崇塘街面上的幫閒們,行的就是混飯吃的行當。說媒拉縴,成全事兒,大到衙門裡走馬換將,小到雞毛蒜皮,就連原配的蟋蟀都能訪來,這找個把子人的,雖不敢大包大攬,卻也答應訪一訪。

能查能訪就成。

秦連熊鬆了一口氣,已是打定主意,就算挖地三尺,也得把人給翻出來不可。

否則不說旁的,只說這崇塘內外要都他孃的有樣學樣兒,但凡養不活孩子或是不想養孩子就往自家丟,那自家甚的都不用幹了,掛了育嬰堂的牌子專給人養活孩子得了!

這他孃的叫甚的混賬事兒!

而這廂秦家這邊兒,秦連熊出門之前也是給杜氏漏了口風的,杜氏越想越不對,就同妯娌們商量:“你們說,我去找找袁家嬸子怎麼樣?”

又道:“她老人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收腰抱小的事兒,怕是再沒不知道的,可男人們哪有地界兒蟄摸去。”

又把秦連熊的意思同妯娌們透了透。

真是作孽。

姚氏幾個想到孩子,面上都不好看。

總歸是條路。

杜氏這裡也出了門,直奔崇塘去找袁嬸子。

饒是袁嬸子這輩子經過見過,也算見多識廣了,初聽這事兒,也著實愣了一記。

隨後就立馬應了杜氏,徑直關了腳店,幫著秦家出門打聽去了。

杜氏謝過袁嬸子,家來的時候,又順路回了趟孃家,把這事兒同杜老孃也說了說,也請她幫忙留意。(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一章 荒唐

杜氏原本只是順帶著提了一句,畢竟杜老孃也有一干燒香唸經的老姐妹兒。

這些個婆婆媽媽在一塊,甭看嘴裡唸佛,可實際上東家長西家短甚的話兒不說的。

沒想到卻把杜老孃唬了一大跳:“嚇,你可不敢要那孩子,再想要丫頭都不成!你那麼些個侄女兒呢,哪個都是孝順的,你還怕逢年過節沒人上門?”

旁人不知道,可杜老孃哪能不知道杜氏心心念念就想要個女兒的。又是個說是風就是雨的性子,可別看著家裡頭三房認了兩個內侄兒,就開始眼熱。

一句話說的杜氏頓時就一口茶噴了出來,哭笑不得:“您老這是打哪想來的,我那三個臭小子都愁不過來了,哪有精力養閨女的,何況我們家除了侄女兒,還有三個閨女呢!”

杜老孃見她真是無意,就鬆了一口氣,只還是擔心,道:“那你可得勸著些你家婆婆,那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