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乃是天竺國勳貴人,此番乃是奉了國王波旁之命,懇請入貢,拜謁偉大的大唐天子,天可汗…………”
“噹啷……”
聽著劉三水唸的摺子,李世民不由得愣了一下,手上用來端著紅燒鐵獅子頭的大勺子也一下子跌到了御案上。
他為啥愣,實在是這奏摺奏得有些奇怪了。
這天竺國可不是像吐蕃、薛延陀那樣的偏邦小國,相反地,他們的國土也尚算遼闊,人口也是眾多,完全沒有入貢的必要啊。
要知道,年年納貢,歲歲稱臣,那可就是表明成了大唐的從屬國,這是想要給自己找個婆婆管著的節奏啊!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了,不管這天竺國抱著何種目的,既然他們自己湊上來了,也沒必要拒絕,反正這事就目前看來,對大唐來說是利大於弊。
再者說了,雖說天竺國與大唐並未正式建立過深的邦交,可是天竺的商人們卻時常來大唐做交易,一些天竺特產以及珍稀的寶石,也因此而流入了長安。
想到這裡,李世民那雙鷹眉微微往上一揚,嚥下了口中咀嚼的獅子頭,道:“什麼時候收到的摺子?”
劉三水道:“昨日虛時,三省六部已經合議過了!”
李世民喝了一口雞湯,道:“哦,他們是什麼意思?”
劉三水道:“房相還有長孫大人的意思是,這天竺既然如此仰慕我天朝上國,朝廷自然應以禮待之!而且前番我大唐大勝番邦蠻夷之國,揚了國威,各藩邦無不爭先來朝,沐浴王化!這天竺國雖說與我大唐距離較遠,可也算是鄰邦,若是我大唐不準其納貢為番的話,難免讓番邦以為我大唐生冷難待,日後再想要收納諸番邦之國,卻是難上加難了!”
到底是跟在李世民身邊的近人,這措辭說話什麼的,就是有講究。
就方才劉三水所說的這番話直接說到李世民的心裡去了,這李老二一向在乎自己的臉面,劉三水反覆強調天竺國仰慕大唐之光,豈不就是在強調這是他李老二的個人功績嗎?
再者說了,這幾句話也確實表達出了房玄齡以及長孫無忌等人的建議,無非就是收納入貢,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嘛!
是以,李世民自然是開懷暢笑了起來,道:
“既然這是玄齡與無忌的意見,那朕便允了!這樣,你安排人去接洽天竺國的特使,一切都以從屬國之禮相待,至於所收之財帛貢品,以及來使的安全……”
說到這裡,李世民頓了頓,便笑著說道:“全都交由武王吧!”
第三百六十八章三里長亭,迎軍亭
“啊,今天的天氣真好!”
大理寺,剛剛出得詔獄的李元霸,看到外面天穹上那冬日裡的驕陽,很是愜意地伸了一個懶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