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媳閉秸�蟀敫鍪蘭偷暮推椒⒄梗�飧齬�紉丫�晌�蘇飧鍪瀾縞獻畋涮�拇嬖冢核�喚鯰滌薪詠�1億的人口,還實現了超過英國人均工業化三分之一的恐怖進展,綜合國力甚至比英法德三國加在一起還要強大!美國這個開掛一般的存在加入協約國一方,登時讓深陷戰爭泥潭、被海量消耗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英法注入了一針極強的強心劑。大量來自美國的物資和軍隊源源不斷地開向歐洲,協約國兵營得到轟然填充,實力得到急劇膨脹的英法對戰爭的勝利又充滿了信心,以至於在協約國經受了俄國退出戰爭、並割讓大片土地賠款60億馬克的重大打擊之後,仍舊執意將戰爭進行了下去。

透過歷史不難看出,只要德國陸地戰略正確,足以在英法俄三國的聯合下立於不敗之地;然而一旦美國加入戰爭,那麼實力的天平則會瞬間發生逆轉。因此,清英要想讓改變德國的命運,則必須避免與美國的交戰;而要想達成這一目的,海軍則是其中的關鍵!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加入到協約國一方作戰的主要原因,絕對不是因為他們和英國之間有著所謂的“撒克遜表兄弟”的同文同宗、血脈相連的紐帶關係,以及出於操著相同語言的原因而去幫英國同仇敵愾。對於國與國之間,特別是這些大國而言,利益永遠都是第一位的,決不會有哪個國家的決策者會腦殘到因為一個虛幻的“同源同種”的原因去幫另一方毀家紓難。美國之所以會參加到戰爭中去,完全是由於錢的原因。

一戰爆發之後,美國最初在大洋彼岸嚴守中立,以一種悠閒的姿態靜觀兩大陣營進行著的殊死拼殺。隨著戰爭的繼續,交戰雙方都發現最初計劃中只會打3個月的戰事竟演變成了一場長期戰爭,各種物資本就儲備不足、且在戰場上損失巨大的英法,頓時就把目光轉向了美國這個工業實力和各種資源都爆棚的國家以尋求支援。面對英法手中大量的真金白銀、和購買戰爭國債的極高利率的誘惑,貪婪的美國資本家們饞涎狂吞,立即推動國會透過了“現購自運”的法案,將武器彈藥原料礦石等禁運品敞開了銷售。

儘管這個法案表面上是對交戰雙方都平等開放的條約,但由於英國大艦隊在斯卡帕灣所實施的遠端封鎖,德國的遠洋航運陷入中斷,僅能憑藉潛艇將一些微不足道的貨物運往本土,美國實際上成為了單方面為協約國輸血的超級血庫。隨著戰爭的持續,美國在賺飽了真金白銀的同時,也認購了協約國所發行的海量債務: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在大戰爆發的兩年半的時間裡,透過“現購自運”的方式所持有的英法債權數額達到了驚人的100億美元。至此,美國的錢途也就和協約國的戰局捆綁在了一起,成為了休慼相關的利益共同體:如果協約國能夠獲勝,那麼這些錢就有收得回來得保障;而如果協約國在戰爭中失敗、或是以一個得不到任何利益得筋疲力盡的態勢同德國和談,那麼本身經濟在戰爭中已然遭受重創的英法將很有可能還不上這筆款子,美國人所發出的海量借貸就真成了無私援助的空心泡沫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遲早都會搭上英法的戰車,德國所發動的無限制潛艇戰只不過是給華盛頓方面提供了一個宣戰的理由。

如此情況便很明顯了。只要協約國繼續如歷史上一般獨享海權,那麼則極有可能如歷史上一樣將美國這個開掛國家拖下水與德國為敵;而德國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則必須打碎英國在海上的遠端封鎖,並開闢一道沿挪威海岸北上、之後通往美國的海上航道。只有德國能夠利用大洋,透過物資輸入來潤滑戰爭機器、同時綁架美國的國會金融,這個對德國而言的最大隱患才會真正消除。而要實現這一點,德國海軍必須要擁有一舉打破大艦隊封鎖、並將其一舉殲滅到無法威脅這條航線的強大戰力。這也正是清英孜孜不倦強化海軍的核心原因!

第244章重建巡洋艦隊

對於任何一個海軍大國而言,一支兵種齊全、陣容均衡的艦隊都是其實現野心的根基。實際上,即便是德國這種沒有太多海外殖民地需要保護的國家,其用於和英國結盟的“風險艦隊”也需要相當數量的巡洋艦填充其中。因為一場決定國家命運的海戰並不是只有身披重甲的戰列艦排成戰列線對轟這一種形式,偵查、跟蹤、騷擾、護衛、狗鬥等輕型艦艇的活動必不可少;如果輕巡洋艦們能夠成功對敵方實施偵查,或是有效完成對己方主力艦艇的護衛,那麼則完全有可能改變整場海戰的結局。

在此之前,德國海軍輕型巡洋艦的發展並不如人意。一方面是由於基爾運河在1895年的再度擴建,使得海軍所能使用的經費驟減;而在提爾皮茨的規劃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