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圓片型的擋焰板以及長長的布制彈鏈,都與歷史上德軍在一戰期間使用最為廣泛的mg08型重機槍有著八分的相似!而當他詢問起這款機槍的效能,對方所給予他的也是與史實資料近乎完全相同的答覆。

該型重機槍全長1。2米,槍身重27kg,口徑7。92mm,採用水冷式降溫的設計使得它在水冷套筒中裝了4kg的冷卻水。可以維持其在高強度戰鬥的情況下射擊很長一段時間。供彈採用一條標準長度的布制彈鏈,嵌彈250發,可供其以理論射速射擊半分鐘,十分便於生產和攜帶。讓清英眼前一亮的是,這款機槍在冷卻水筒和槍架部位設定了裝甲防護以用於保護冷卻水系統和主射手,而這對於保持這個造價昂貴的殺人兵器在惡劣的戰場上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而言,顯然擁有不小的作用和前瞻性。雖然清英沒有看到如歷史上mg08一樣的蔡司2。5倍瞄準鏡,但這對於他而言無非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唯一令人感到有少許遺憾的便是它的支架重量了。由於為了給機槍提供一個穩定的射擊平臺,並在關鍵部位擁有一定的防護,使得整座支架的重量達到了36kg。而全槍的重量則直逼70kg的大關。如此笨重的重量使得該型機槍在戰場上轉移起來頗為麻煩,其傻大黑粗的屬性在這一點上顯露無疑。

從後世的眼光來看。這種機槍顯然處於一個相對原始的形態;相對高昂的造價和沉重的體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們在軍隊中的使用,能下發到營一級都已經是極為不錯了。歷史上mg08在開戰之時便只以機槍連的身份編入步兵團,等到了1916年機槍連數量增加之後才被下編入營。然而清英在陸戰兵器上只是泛有涉獵,對於其具體的機械構造和設計研發卻是一竅不通,無法像他在軍艦設計上那樣給予機槍工程師們其點睛般的協助,降低重量更是無從談起。對於這一情形,清英也只能表示無奈,作為穿越者的自己只能給予一個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具體裝備的效能就只能仰仗專業的工程師去攻關了。平心而論,mg08機槍雖說重量偏重,然而設計精度卻是相當不錯;其在整個一戰時期的服役經歷、以及二戰時期的德軍仍然裝備使用了大量mg08的不爭事實,便足以證明清英眼前的這款幾乎就是mg08翻版的武器,在一戰之中還是能有相當大的用武之地。

由於重機槍本身重量不輕且造價高昂,無法進入基層部隊為其提供火力支援,尋找一款適合德軍的輕機槍與之搭配,便成為了當下清英的又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清英首先便想到了英國人,他們於一戰期間廣泛使用的劉易斯輕機槍顯然是個極好的山寨物件。

與傳統的馬克沁重機槍所不同的是,劉易斯採用了風冷式散熱而代替了以往笨重的水冷式系統,同時適當削減了射擊威力以降低槍械的重量。畢竟馬克沁mg08那動輒2000米以上的有效殺傷距離,在規模相對較小的戰鬥中的確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基於威力、自身槍重和支架重量的大幅減少,作為輕機槍的劉易斯的全重只有14。9kg,不足mg08重機槍的四分之一,這對於步兵而言無異於是一個巨大的福音。而在成本上,劉易斯更是隻有同期重機槍的六分之一左右,在數量就是王道的一戰二戰時期顯然較高精尖的mg08擁有巨大優勢。

不過,劉易斯要想山寨出來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為bb黨的清英完全不知道其自動機設計是怎樣一個東西,如果貿然上馬的話定然會產生相當大的風險。有鑑於此,清英只能將這個設想扔給了國內的軍工部門,指望他們能夠在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由於完成該型機槍設計的並非是英國人,而是來自美國的陸軍上校劉易斯;此君在向美國軍方竭力推銷這款機槍未果後才來到歐洲的經歷,也給清英提供了一個在英國之前橫刀奪愛,並讓劉易斯大量裝備德軍的機會。

然而輕機槍卻是目前就需要解決的問題。本著寶相國“不折騰”的處世名言,對步兵武器設計所知較少的清英只得先採取拿來主義,對當前世界上現有的武器實施引進仿製山寨抄襲。劉易斯沒有出現之前,丹麥於1904年正式裝備部隊的麥德森輕機槍便在清英的影響下列入了德國陸軍的發展名單之列,並在購買了許可之後,於德國軍工廠中開始批次生產。

麥德森輕機槍同樣採用風冷式冷卻,全槍重量僅僅10kg出頭,射擊精度和戰場可靠性都絕對堪稱一流,但其美中不足的地方便是火力持續能力較為薄弱:該槍採用的是彈匣供彈,而一個彈匣裡的子彈數量只有悲劇的30發,不到4秒鐘的時間就會被打空。除此之外,麥德森機槍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