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部分

能夠將其有效擊毀。取得戰果之後的卡利烏斯信心大增,在他的指揮下。這輛坦克又一次隆隆開動起來,朝著後方的法軍坦克主力迎擊而去。

風聲隱隱。雨勢漸盛,很快的,一大群法軍坦克便接二連三的在卡利烏斯的視野中現出了身形。它們都擁有兩條高過車體的修長履帶,其底盤型別像拖拉機更甚於坦克;車體正面同樣帶有一定程度的傾角,只是沒有達到自家坦克的60度的地步。最引人矚目的則是它們的炮塔,其高大方正的形狀宛若搭在車體上的建築一般,而讓卡利烏斯為之瞳孔一縮的是,對方坦克竟然也擁有一門長身管火炮,這意味著其穿甲威力極有可能會對己方坦克造成威脅!

“轟!轟!”未及多想,德軍的坦克佇列中已是一片開火的轟鳴聲;105毫米和88毫米炮彈縱橫激射,朝著遠方的目標疾馳而去。橙光綻爆,鋼甲撕裂,卡利烏斯目光所及,當即便有數輛履帶過頂的法軍坦克被擊毀。然而僅僅過了片刻,法軍坦克的加農炮炮口也綻爆出耀眼的橘紅色光團,緊緊貼在炮隊鏡上觀察四周局面的卡利烏斯突然宛若被飛馳的列車當面衝擊,在巨大的衝擊震動中一頭撞在坦克的鋼壁上。似乎有溫熱的液體順著臉頰緩緩流下,在他的嘴角邊泛起了熟悉的鹹澀感覺,卡利烏斯探手觸控,才發現掌中滿是自己的鮮血!

“利昂!盧卡!喬納斯!菲恩!”卡利烏斯強忍著頭部傳來的徹骨疼痛,用盡力氣大聲呼喚道;過不多時,四個或驚恐或虛弱的聲音才在坦克內部接連響起,向卡利烏斯報告無恙的話語中都充滿了劫後餘生的僥倖。轉視車外,兩輛iv型坦克已經無力地停止了前進,其中一輛更是在彈藥殉爆當中被掀飛了炮塔,坦克內部的5名成員顯然一個都無法倖存!

“該死的,這些法國坦克竟然能擊穿我們的裝甲!”緊張包紮中的卡利烏斯嘶聲怒吼,話語中滿是難以置信的驚怒。雖然iv型坦克的前裝甲只有50毫米,但在傾角加成下的抗彈能力卻是極為出色;即便是自身裝備的主炮,也要逼近到800米以內的距離才能在正對姿勢的情況下予以擊穿。原以為這個防護在戰鬥中已經足可支應萬全,卻沒料想法國人竟然也為自己的坦克裝上了大威力的加農炮;剛才那發命中自己座車的炮彈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帶角度發生了跳轉,否則自己現在就已經去天堂報到了。

在卡利烏斯的大聲怒吼中,車組成員當即展開了反擊;炮手利昂找準目標方位和距離,而後在裝填手盧卡的爆發換彈中全速打出了三次射擊。很快,目標坦克就籠罩在了一片濃煙和烈火當中,即便是在大雨的撲淋下也沒有絲毫的減弱。這時卡利烏斯才發現,與己方正面對撞的法軍坦克群,並不全都是那種裝備長管加農炮的大傢伙。在它們的後方,大量體型更小的坦克正在接二連三的從雨幕中現出身形:這些坦克不僅速度緩慢,其所裝備的火炮也是短小乏力,剛才自己所擊毀的第一輛坦克,也正是這種火力貧弱的貨色。

“看來和我們的虎式坦克一樣,法國人的精銳坦克數量也相當有限,無法作為大多數的主力來使用!”得知這一情況的卡利烏斯再度振奮起來,碧綠色的眼眸中又多了幾分自信的神采。那些長身管的大傢伙就交給己方的虎式坦克去對付了,卡利烏斯堅信對方的火力不可能穿透虎式正面的80毫米60度傾斜裝甲。而由iv型坦克組成的狼群則可以從兩翼出擊,快速掃蕩那些戰鬥力不強的普通法軍戰車。僅憑那些坦克的主炮外觀來判斷,卡利烏斯都絕對能斷定它們不可能對己方iv型坦克的正面防護造成威脅,己方一輪衝擊就能取得決定性的戰果。

很快,車上電臺中便傳來了營部的命令,其核心的戰術思路和卡利烏斯所設想的並無二致。經過短暫調整後的德軍坦克群很快便按部就班的開始行動。各虎式坦克連紛紛擴大了自己的籠罩範圍,逐漸成為戰場正面的砥柱主流;而iv型坦克則憑藉機動性從兩翼呼嘯湧出,著力解決法軍的輕型戰車。炮彈呼嘯,機械嘶鳴,雙方的新一輪廝殺又拉開了序幕。

卡利烏斯的判斷絲毫無誤。

由於這一位面中德國裝甲力量的空前膨脹,使得法國軍方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在現實的迫切需求下,法國軍工部門便於1935年研製出了一款戰鬥全重40噸的bgr…g1b型重型坦克。它裝備一門脫胎於海軍的90毫米l50火炮,其在穿甲領域無疑有著相當出色的表現。然而,這款坦克在其他各領域的表現卻都是乏善可陳,其懸掛和機動甚至可以用糟糕來形容:它的最大速度只有24km/h,高過車體的窄小履帶設計更是使得其越野效能慘不忍睹。坦克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