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波瀾不驚:除了一片迄今仍籠罩在重重迷霧當中的百慕大三角區域之外,其他海域的天氣都是以風和日麗為主,即便是水上飛機也能從容收放,特別適合航空力量的發揮。對於德國飛行員們而言,這片友好的海域無疑讓他們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而駕駛戰機翱翔在碧天白雲中,本身也是一次令人心曠神怡的旅行。
旗艦威廉大帝號的航海室中,鬚髮花白的舍爾平心靜氣地等待著偵察飛機的報告傳來。他絲毫不擔心美國艦隊此次出擊會是虛晃一槍,意在打草驚蛇、讓自己的海軍機器在缺乏理想基地的海外加速磨損:在己方的陸軍和空軍已經侵入了加勒比海諸島的情況下,美國海軍絕不會坐視不顧,否則就是同時放棄太平洋和通向美國本土的南大門。如果美國人當真怯弱至斯,那麼自己也可以指揮艦隊順勢掃蕩加勒比海:憑藉航母上眾多艦載機的集中使用,以及戰列艦隊的恐怖炮群,至少配合傘兵和陸軍部隊佔領整個多明尼加都不會有任何的壓力!。
經過大量戰機的不懈搜尋,11月4日上午,一架ar196水上飛機終於在距離艦隊400km外的北方海域中發現了美國艦載戰鬥機f6f的身影。雖然速度緩慢的ar196毫無疑問沒有逃過對方的追捕。但在被擊落之前。恪守職責的通訊員卻是將這一至為重要的資訊傳回了後方的母艦。舍爾當即下令偵查力量集中轉向這一區域。並讓臨近的另一支航母戰鬥群也派出偵察飛機進行搜尋:雖然同盟國的14艘航母被分在了兩支分隊當中,但彼此間的距離卻只隔開了百餘公里之遠;一旦一方艦隊有警,另一支艦隊中的航母也能在第一時間派出力量予以支援。
在德國水上飛機發現美國艦載機的同時,後者也將遇敵的訊息傳回了埃塞克斯號上的金上將手中。如出一轍的命令從他口中下達出來,4艘黃蜂級航母當即放飛了大量f6f戰鬥機前去進一步覓敵。由於其飛行甲板只有180多米長,釋放攻擊機的能力極為有限,這級標準排水量1。7萬噸的航母便只有大量攜帶戰鬥機、並在海空戰鬥中肩負起搜尋和建立空中保護傘的任務了。
與此同時,5艘埃塞克斯級大型航母則開始在甲板上整備戰機。準備在確定對方所在地之後實施先發制人的突擊。它們都是美國在條約作廢後建造的新式大型艦隊航母,標準排水量達到2。72萬噸;雖然其噸位與2艘在太平洋艦隊中服役的約克城級處於同一級別,但憑藉著超過260米長的飛行甲板和91架的載機量,它們的航空戰力較誤入歧途的前輩無疑有著雲泥之別。經過曲折的探索,美國人終於在埃塞克斯級上領悟到了航母的真正價值,不過之前已經建造的條約型航母,卻是再也無法改成與之相同的設計思路了。
由於戰鬥機的飛行速度極快,即便是在巡航狀態也能以將近400lm/h的速度疾衝飛掠,僅僅過了一個小時,從各自航母上起飛的雙方戰鬥機就在不斷的擴充套件偵察中發生了交火。不過。由於雙方的首要目標是發現對方艦隊的位置,因此這一空戰並不如想象中的那般激烈。大多數德美兩軍飛行員都沒有選擇與對方進行纏鬥,而是繼續向前方偵察而去。上午11時,一小隊德國ta…152艦載戰鬥機率先在開合的雲層中發現了下方海面的美國艦隊;雖然四周有數倍於自己的敵方戰鬥機在圍住堵截,但這絲毫不能改變德軍飛行員對偵察到敵方艦隊的喜悅!
“該死的美國人,他們竟然也學會了在艦隊上空部署大量戰鬥機來趕走觀察者!”接到己方飛行員發回的電報之後,舍爾半是喜悅半是驚怒的說道。這幫山姆們終於出來了,而麻煩的卻是自己派去盯梢的戰鬥機卻遭到了對方的強力空中攔截,不得不放棄對美國艦隊的追蹤選擇返回。由於對方艦隊時刻都在移動,這就使得盯梢飛機的存在變得尤為重要,如果不能掌握對方艦隊的實時方位,自己派出的攻擊機就會不可避免的撲空。而滿載炸彈和魚雷的攻擊機在海面上漫無目的的搜尋,則無疑是每一個航母指揮官都要竭力避免的情況!
沉吟片刻之後,舍爾下令再行放飛戰鬥機前去偵尋。不過,鑑於對方艦隊上空可能會擁有強力的空中保護傘,舍爾便頗為明智的沒有派出大量戰鬥機前去和對方硬拼制空:如此不僅會浪費大量航空戰力,更會使得飛行員的損失變得難以接受。由於戰鬥地點發生在美國艦隊上空,美國跳傘的飛行員可以被驅逐艦所搭救,而德國飛行員則只能當俘虜!舍爾的應對之策,是讓戰鬥機以小隊為單位分批次行動,憑藉在速度上的優勢執行突入…偵察…返回的任務。而與此同時,己方航母則繼續按部就班的放飛攻擊機群,沿著大致的方向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