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部分

除此之外,另一支由16個法國師組成的部隊被集中起來,不過這支重兵的作戰目標卻並不是當前盤踞在自家領土上面的德國侵略者,而是要前往法國東南部省份,給予那個在自己身後捅了一刀的惡鄰以最沉重的打擊。

在此前的數月時間裡,堅守阿爾卑斯西麓的5個法國預備師,就一直在頑強防守著近30個義大利正規師的全力進攻,且幾乎沒有丟失任何國土;從東南方向傳來的勝利,也是支撐起法國軍民繼續戰鬥下去的重要支柱之一。此前法軍為了抵禦德軍各部的猛烈狂攻,兵力一直都是捉襟見肘,根本分不出任何的力量去援助這支功勳卓著的孤軍;現在德軍主力開始大踏步向東轉進,這也到了法國人徹底剪除這個後方威脅的時候了。即便是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也必須要打得對方元氣大傷,再不敢越過阿爾卑斯國境線一步。制定出這一計劃的霞飛,甚至有一絲對戰鬥力不強且容易投降的義大利軍隊打秋風的想法在裡面:他們的彈藥和軍火雖然和法國不是一個體系,但卻一樣可以用來戰鬥禦敵!

然而,英法兩軍的這一在北塞納河區域的作戰計劃,卻是從實施的第一天起,就蒙上了一層沉重的陰霾。

無論是原始血腥的冷兵器時期,還是後世那技術令人眼花繚亂的資訊時代,交戰雙方在臨戰前都有一個核心的課題,那就是對敵方的動向意圖進行偵查。只有在瞭解了對手的全盤部署、並將對方的偵查完全阻斷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最為有利的戰場局面。此番德軍在羅馬尼亞戰場上的後發制人,便是在洞悉了對手的全盤意圖、而自己卻完全隱匿在戰場迷霧中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教科書般的合圍。

對於英法而言,對面德軍的動作他們倒是能瞭解一些:畢竟當前的戰線是在法國人自家的國土上,無論是間諜潛伏還是游擊隊報信,其處在德國統治下的數百萬心懷祖國的法國民眾,都為這些行為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溫床。然而,他們自己軍隊的行動,卻在德國人眼中也幾乎毫無秘密可言!這倒不是因為德國人的間諜才智超群、在英法面前也能像腐蝕俄國這根中空朽木一般無孔不入,他們之所以在對方眼中藏不住秘密,完全是由於武器層面的原因。

只要天氣晴好,沒有驟雨狂風出現,德國的空艇飛機都會在太陽昇起後30分鐘內準時出現在戰場上空,對當面以及縱深的協約國陣地進行地毯式偵察。英法聯軍的兵營數量、輜重多寡、運輸往來……連通著山川大地、草木阡陌,盡皆一覽於德軍眼底。憑藉著蔡司公司所研發的精密觀測儀器,身處數千米高空的德軍官兵,仍能對下方的敵軍陣地有近在眼前一般的瞭解。與轟炸型飛艇不同,這種偵察飛艇都是小而快捷,法軍那些稀稀拉拉、且射高有限的防空炮很難對其造成致命威脅,偵查飛機的情況同樣如此。而如果派出戰鬥機進行攔截的話,沒有機槍協調器的英法飛機,其唯一作用就是給對方飛行員刷戰績!

幾次戰鬥下來,法國軍工部門在重壓之下殫精竭慮推出的紐波爾式戰鬥機,被擁有機頭直線火力的德軍福克ii型戰鬥機直接打爆,德軍由是徹底獲得了戰場之上的制空權。儘管英法聯軍對他們的此次行動做了百般表情和掩飾,但一支如此龐大軍隊的行動根本不可能做到杳無聲息;幾番偵查下來,德軍指揮部登時就發現了英法軍隊的反常舉動。突出部的根部本來就是指揮官的敏感部位,略作分析的德軍總參謀部,便有感對方是要發起反擊,直取自己柔軟的腹部。

伴隨著一道道軍令的下達,德軍也立即以十二分的精力,投入到了在塞納河附近修築防禦工事的任務中去。大量密集曲折的塹壕被進一步挖深加固,地表上水泥澆築的隱蔽機槍掩體變得星羅棋佈;一道道帶刺鐵絲網被牢固架設起來,層層疊疊的擋在對方陣地和己方塹壕的進軍道路跟前。陣地前方,到處都是在沙土中埋設地雷的野原灰身影;一門門火炮也被架設起來,隨時準備對進攻的敵軍發起雷霆轟擊。每過去一小時,德軍陣地就又堅固了些許。

11月11日,俄國進入羅馬尼亞的3個集團軍被合圍殲滅的訊息傳來,德軍官兵那一點因掘壕固守而有些低落計程車氣瞬間一掃而空,人群只希望英法軍隊儘快來衝擊他們的防線,從而也能獲得屬於自己的一份榮譽。而面對俄國在西線發起進攻的大聲疾呼,英法也顯然不能等閒視之:俄軍的慘敗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期,曾經的歐洲壓路機似乎已榮光不再,而己方必須要在西線給予德國人以空前的壓力,以便能讓俄國人在冬季能有一些的喘息之機!

在霞飛和弗倫奇的催促下,英法聯軍加快了進攻前的準備:大量軍隊和彈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