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7部分

令英國人隱隱感到慶幸的是,對方只是割走了他們幾塊殖民地,並沒有要求數以億計的英鎊賠償。南非的大部分地區仍舊在英國的治下,英屬非洲的殖民群體的絕大部分都得到了保留。印度還在英國手裡,澳洲還屬於英聯邦的範疇。至於對方將觸手伸向了世界,並與大片的英國殖民地都直接接壤的現狀,英國人只是裝作看不見,即便是能看見也沒有力量去予以阻止了。此後的幾天時間裡,隨著德國海軍力量的全面撤出大西洋,原本提心吊膽的船長海員們終於敢放開膽子開始運貨;那市面上逐漸活絡起來的商品數量,讓英國民眾在慶幸之餘,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決不能在那幫戰爭販子的鼓吹下再啟戰端的念頭。

當停戰的訊息從阿姆斯特丹傳到中歐,整片大地都陷入了一片狂歡的海洋中。在勃蘭登堡門、夏洛騰堡宮、科隆大教堂等處,萬人空巷的德國民眾都在盡情地歡慶勝利;街頭巷尾的啤酒館內早已人滿為患,酒香四溢,各支樂隊們更是在一刻不停地演奏著有關勝利和凱旋的榮耀頌歌。

法國對德國怒目相視了40年,德國對法國又何嘗不是妒恨難消?他們雖然在1871年的戰爭中大獲全勝,並締造出了一個歐洲大陸上最強盛的帝國,然而德國取代法國主宰歐洲的日子卻始終姍姍來遲。世界上崇尚藝術和美感的人們,追求奢華和時尚的人們,卻仍然拜倒在擁有數百年底蘊的巴黎裙下,對“茹毛飲血、咆哮如雷的普魯士蠻子”始終不屑一顧。如此種種,都讓勤勞嚴謹、堅韌守時的德國人對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冷遇而感到酸妒難抑,決心要徹底將法國擊倒在地。當前,他們終於用手中的利劍贏得了他們所應當擁有的一切,這又怎能不讓這些平日裡辛勤工作、為了民族大業而犧牲奉獻的國民們喜極歡呼?

雖然最終條件中沒有對法國提出領土要求,讓本著民族主義出發渴盼嚴懲對方的德國民眾感到多少有些如鯁在喉,但豐厚的戰爭賠款和海量殖民地的吞入,仍舊讓他們感受到了征服夙敵的深刻成就。而英國在談判中的妥協屈服,則更是讓德國民眾感到欣喜若狂,激動到落淚的人數不勝數。德國民間的反英浪潮早在布林戰爭時期便開始興起,並隨著兩國無畏艦競賽的愈演愈烈而達到巔峰:德國人惱怒於英國在海洋上的頑固,對他們聯合法俄發動戰爭的背叛行徑更是恨之入骨。現在頑敵終於束手,歐洲的盟主也非柏林莫屬了!

在奧匈、義大利、奧斯曼、和羅馬尼亞,衛星國們同樣欣喜於領頭者的建功。不管他們是從開始就一直跟隨的堅定追隨者,還是半途加入的搖擺騎牆派,他們都算是在這場事關國運的賭桌輪盤中做出了正確的抉擇。布加勒斯特和維也納的宮廷中一片諛浪如潮,大臣將軍們都在對自己的老皇帝報以無盡的歌功頌德:前者讓羅馬尼亞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南比薩拉比亞之地,後者更是讓奧匈在波蘭、烏克蘭和海外同時開疆拓土。羅馬和伊斯坦布林政府同樣是心中振奮,法國和俄國的戰敗倒下,對於分別與二者有舊怨甚至是世仇的義大利和奧斯曼帝國而言,無疑是再令人喜大普奔不過的結果了!

波濤浩淼,高樓密集如森林。位處大洋彼岸的美國,則已經開始用帶有警惕的目光注視著德國人的崛起。在最終的停戰條約中,原屬於英法兩國的蓋亞那地區都被劃給了德國統治,這不得不引起一向將南美洲看做自己後花園的美國人的異樣審視。在此之前,英國是美國的頭號假想敵,因為他們不僅擁有足可毀滅美國海軍的強大艦隊,更擁有加拿大做為進攻美國本土的直接基地。而現在,這兩項因素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已經被德國人給盡數佔全!

在美國政府的大聲疾呼之下,原本對海軍建設嫉惡如仇的國會議員們,其態度竟果真如西奧多所料的那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轉變。面對海軍提出的擴軍計劃,他們再沒有予以任何的阻攔,其投票表決之順利讓富蘭克林本人都始料未及。美國海軍的大規模擴充,也隨著外界因素的改變、而較歷史同期提前到來了。

ps:感謝川流華桂、虛哥、hill2、地獄皇女、迴歸1m等書友的月票支援~~~

第604章海軍條約序幕(1)

蔚藍色的海水輕輕拍卷,在鋼鐵戰艦的船舷處翻卷出潔白的浪花。空中白鷗清啼,飛掠翱翔,映襯著澄澈天海、碧樹繁花,更顯得心曠神怡,秀麗如畫。

這裡是法國東南部的土倫,也是法國首屈一指的艦隊軍港和造船基地。1792年,法國爆發了推翻波旁王朝的大革命,英國、西班牙、普魯士、奧地利等君主國家無不大為震動,紛紛派兵進入法國干預,而距離馬賽以東6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