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足以在士林中引起軒然大波!
桂萼當年得勢吧?又那麼恨王守仁,他寧可跟成千上萬的心學弟子作對,也要潑王守仁一身髒水,把心學定為邪說。就是這樣,他也不敢動王守仁的家人財產。
就算近乎喪失了理智,桂萼依然不敢亂來。他謝丕比桂萼差得遠了,如何就有這種魄力?
謝丕不相信劉同壽真有能操控科舉的法力,他更願意相信,是小道士影響了人心,使得那兩個士子超常發揮了。
但這樣更可怕。
法力有時而盡,神棍忽悠人的力量卻無窮無盡。上下嘴皮子一碰,很難嗎?劉同壽能忽悠出一個兩個,就能忽悠出十個八個,要是讓他積年累月的忽悠下去,那他門下得有多少進士啊?
好吧,道士和儒家士子不是同路人,不能用傳統的師生關係往上套,可是,只要有了實質的關係在,有沒有名分很重要嗎?
所以,得到家裡的傳信之後,謝丕立刻遣了謝亙回返,並且告知,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動用最大限度的力量,哪怕放棄東山的土地,也務必要將劉同壽趕盡殺絕。
謝亙照他的話做了,力度甚至還超出了他的預期,不但動用了江湖人物,甚至連許棟、李光頭那些人都給招惹去了。
架勢拉得十足,結果卻匪夷所思,這個大招不但沒傷到小道士半根毫毛,反而引火燒到了自家!也不知到底是哪路強人,為何緣由,竟然分批潛入了餘姚城,趁夜襲殺了柴、謝二府,將滿門上下殺了個乾淨!
說起來,謝家還算走運,家業大了,人也多,不可能都擠在城內的宅子裡,更多的人都在外面的農莊和老宅裡,倒應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那句話。重要人物只死了個謝亙以及幾個侄孫,再就就是謝家長房全滅。
謝丕最喜歡的那個侄孫敏行因為在杭州養病,倒是躲過了一劫,而長房既去,二房自然明正嚴肅的取而代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謝丕的子孫倒是因禍得福了。
尤其是相對於柴家而言,謝家就更值得慶幸了。
柴德美跟海盜的關聯太過緊密,互相之間也是知根知底,儘管老柴也明白狡兔三窟的道理,但還是被人給一鍋端了,殺的這叫一個乾淨。
這件事當然不能忍,可追究起來卻很麻煩。
首先,謝家找不到動手的人。
海盜的勢力太多、太複雜了,除了弗朗機人之外,在海上有名號的匪首多如牛毛,他們之中的大部分都掛靠在許棟、李光頭名下,但卻沒有受到任何約束,只有在雙嶼島上,才算是有些秩序和規矩。
事後面對謝家的質詢,許、李二人都是一推三六五,只是拍著胸脯說跟自己沒關係,但一說到要追查,卻是理都不理。
許棟的脾氣更像個商人,所以他的態度倒還好,只是推說事忙,找個藉口就閃人了;那李光頭卻是個劣貨,瞪著眼睛就要翻臉,依謝丕的想法,事情保不準就是這傢伙乾的。
阻擊小道士不成,損兵折將,他卻恬不知恥的到餘姚去找謝亙討要報酬,謝亙肯定當場拒絕,保不齊還說了什麼難聽話,這人或者他的手下惱羞成怒,於是……
謝丕自動腦補了全過程。
要找李光頭報仇是不可能的,謝家早就洗手上岸了,海上的勾當只能透過柴家,沒了柴德美這條忠狗,謝家在海上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了。撈點外快還有可能。想報復李光頭這種巨寇,那是想都不要想。
至於透過正規渠道。那難度只會更大,想收拾李光頭,就得出動水師進攻雙嶼!
這件事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參與海貿的江南世家數之不盡,誰想要動這塊蛋糕,面對的將是無數的明槍暗箭,連先帝那樣的猛人,最終不也……
跟先帝比起來,他謝丕算是個什麼角色,也敢謀劃這樣的大事?
因此。罪魁禍首隻能是。也必須是劉同壽!
歸罪於小道士既是大勢所趨,同樣也不會冤枉了他。若他不在東山搞風搞雨,四弟也不會出此下策,更不會招致反噬慘死,所以。這事兒的緣由還是在他身上。
謝丕想不到劉同壽的身世那麼離譜,對他來說,小道士只能算是個遷怒的目標。但遷怒卻遷到了正主兒,就只能說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了。
當然,促使他下定決心的,還是朝堂中的局勢,以及皇帝的態度。
接到江南的急報後,他就開始張羅了。先是痛定思痛,研究了劉同壽作風。有針對性的定下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並暗中將黃齊賢收羅到了門下。
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