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精明的人,當然知道應該如何取捨。有所傾向,保持中立,這才是正統的為官之道。
所以,劉同壽也只能暫時忍了,反正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幾個傢伙總不能移民海外來逃避自己的報復。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有不少的疑問亟待解答,最大的那個,就是這道詭異聖旨的來由了。幾個對頭一走,劉同壽就延請李崧祥進了縣衙,反客為主的把這裡當做了自家客廳。
馮維世當然不會有什麼意見,不過他也很好奇,只是見李崧祥臉色頗為凝重,知道事關重大,他心裡也是直打突,當即就想退下。不想李崧祥卻開口將他留了下來,說是一同參詳。
“這道旨意,的確是皇上在得到水陸大會的訊息就下的,而且還經過了廷議……”李崧祥語速不快,似是要給兩個聽眾留下足夠多的時間思考。
“廷議?莫非是張閣老……”劉同壽沒多大反應,馮維世卻差點跳了起來。
召見道士什麼的一般都是走中旨,因為走內閣會非常之麻煩,大臣們未必敢和嘉靖硬抗,但卻會互相扯皮,以拖延時間,要是廷議的話更麻煩,因為時不時的就會有幾個愣頭青蹦出來,拿祖制、聖人之言之類的條目說事兒。
在馮維世想來,也只能是張閣老體察天心,力排眾議,才把事情敲定了。可是,就為了個追封和召見而已,有這個必要嗎?
“不然。”李崧祥微微搖頭,語速更緩,臉色也越發的凝重了:“在這件事上,朝中諸公是有著共識的……”
“……”馮維世張了張嘴,徹底說不出話了,這件事完全顛覆了他的常識,他覺得腦子已經不夠用了。
倒是劉同壽表現得穩重得多,看得李崧祥也是暗自稱讚,殊不知小道士根本不懂裡面的門道,正所謂不知者不懼,他有啥好一驚一乍的?
“旨意中的用辭,劉觀主你也應該注意到了,皇上招你進京,用的是‘聽用’二字。”
“嗯。”劉同壽點點頭,心道:莫非皇帝要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