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做賊心虛,那麼,他先借著亮相的機會,威嚇眾士子,形成恐慌氣氛,來個敲山震虎。能把劉同壽嚇跑當然最好,沒那麼理想的話,也能削弱小道士的氣勢,讓他露出破綻來。
沒想到劉同壽心理素質這麼好,竟然全不動搖,他這番做派只是枉然。
張景華有些失望,不過倒也未曾氣餒,畢竟劉同壽名聲在外,本來也不是普通士子所能比擬的。
他不動聲色的打了個手勢,示意唱名的官吏加快速度。唱名的速度本來就很快,畢竟四千多人呢,後面還有不少手續,太慢了怎麼成?剛剛只不過是張景華存心晾一晾劉同壽,所以點到浙江士子的時候,故意放慢了速度而已。
現在,張御史已經意識到了,圍觀的人無法對劉同壽構成壓力,只會更添氣勢。
“……浙江舉子,應到四百六十六人,實到四百六十五人,唱名已畢,請張大人示下!”
隨著唱名官最後一聲高喊,貢院內外又是一陣騷動。居然沒有劉同壽的名字,難道張大人是要……
一時間,或驚喜,或驚怒,或驚疑,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了張景華。
這其中,以黃齊賢最為熱切。他的目光幾乎凝成了實質,火辣辣的盯著張御史的臉,眨都不眨,就等著從對方嘴裡吐出那‘關門’二字。只要張景華這麼做了,至少在今天,小道士是顏面掃地了。
對眾人的目光,張景華全不在意,此刻,他的眼裡只有門外那個孤零零的小道士。他很想在對方的臉上找到一絲緊張、焦慮的情緒,很可惜的是,他失敗了。劉同壽的神情和之前全無一絲變化,就象根本不明白唱名官所表達的意思一樣。
張景華還不死心,他黑著臉高聲喝道:“科舉大典,隋唐之世即有成例,本朝也有祖制,非舉子不能應,即便以祖上蔭,也萬無破例之理!”
他的語氣非常嚴厲,把各懷心思計程車民都給震了,只可惜,他盯的那個目標,卻是巍然不動。
張景華在內心暗歎一聲,話鋒一轉:“然則,皇恩浩蕩,欲以聖典感化愚頑,特以恩旨,薦上虞三清道童——劉同壽參試!天子隆恩,天高地厚,劉同壽,這是你的機緣,切莫行那宵小勾當,辜負了皇上一番美意啊。”
劉同壽終於有反應了,他狠狠的瞪了張景華一眼,這老頭不是一般的煩人,虛張聲勢不成功,就赤膊上陣,直接敗壞他的名聲。
好,想玩是吧?哥陪你玩。以為夾槍帶棒的說幾句大道理,就能敗壞哥的名聲?太天真了,怎麼往人身上潑髒水,你還得學著點呢!
心裡發狠,表面上卻是一臉笑容,只見劉同壽笑眯眯的問道:“這位大人,既然你點到下官的名字了,那下官是不是可以進去了?”
“本官……”張景華被噎了一下,他說這些並非為了敗壞劉同壽的名聲,在他看來,劉同壽這種倖進之徒,早就沒有名聲可言了,他只是想扯塊遮羞布,表示皇帝的亂命也有那麼一點點道理,所以,自己這些朝廷大臣才沒有死命勸諫。
順帶著把皇帝的名頭祭出來,也好壓劉同壽一頭,省得小道士一直把譜擺得那麼大。若是劉同壽唯唯應諾,他的目的就達到了;若是不然,那對方就有大不敬的嫌疑,算是他給小道士添點堵。
可他沒想到的是,劉同壽裝傻賣乖,根本就不接招。他也是火大,有心呵斥幾句,可又怕劉同壽當眾鬧起來。小道士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卻不能自降身份,只好冷哼一聲,轉身進入內去了。
張御史惱火,劉同壽卻很得意,他衝周圍做了個四方揖,在一片加油打氣聲中,從楚楚手中接過籃子,昂然跨過了貢院尺餘高的門檻。
大門隨後關上,會試正式開始。
''
第179章 妙筆生花
》。
“規矩,諸位考生都不是第一回參加科舉,應該都是知道的,本官就不多解釋了,這就開始吧。(。caihonGwenxue。,彩虹文學網)”
說是這麼說,但只有等到搜檢開始的時候,那些初次上京赴考的舉子才會真切的體會到,會試和鄉試的區別,搜檢的嚴格程度,真是差得太多了。
首先是著裝、用品,衣服鞋帽,一律都得是單層的,鞋都只能穿薄底的,原因麼,當然是防止夾帶。若不是二月的京城太冷,貢院的保暖措施也不是很得力,連皮、氈衣物都不得入內。
對用品的要求也是一脈相承,坐墊、硯臺都不能太厚,毛筆管必須空心,裝水的杯瓶只能用陶瓷,用於烤火的木炭只准兩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