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他一時間還想不到此人呢。
“此人算是個怪才,我是用不上,也不敢用的,不過,若是將他引薦給那位小仙師,應該就物盡其用,人盡其職了。”歪才有歪才的用法,劉同壽不就將梁蕭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麼?蔡昂也是根據這個思路行事的。
蔡昂捻著鬍鬚,頗為自得的說道:“等到他在小仙師身邊站穩了腳,老夫這引薦之功,他也不能忘了,如此一來,老夫與小仙師之間就有了紐帶,非但隱秘,還很牢靠,豈不是兩全其美?”
蔡夫人質疑道:“小仙師門下連狀元、榜眼都有,進士,舉子更是不計其數,這人有用?”
“當然有用,夫人無須焦慮,只等著為夫幫你實現心願吧。”蔡昂呵呵一笑,一派智珠在握的神情。
劉同壽壓倒邵元節的那番對話已是流傳頗廣,儘管還沒領悟到什麼叫系統化,但如蔡昂這樣的聰明人反覆琢磨之下,也都有了些心得。
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邵元節以及其他神棍的套路,都是把神仙往神秘了說。到了劉同壽這裡,雖然他也極力描述著神仙的神通廣大,但他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把神仙跟凡人有機的聯絡起來了。
蔡昂是嘉定人,此時的江南,小說這種新興文體,正方興未艾,他發現這種手法,在傳奇志怪小說中很常見。所以,對劉同壽來說,這麼一個擅長些神怪誌異小說的寫手,正是天造地設之合。
至於說為什麼不讓韓應龍等人代筆。
那就更簡單了,術業有專攻,閣老尚書寫青詞、時文都是好手,讓他們編這種荒誕不經的故事,大材小用不說,他們又怎麼可能編的出來?要知道,只有那些功名不成的人,才喜歡胡思亂想,成功人士怎麼可能喜歡這道道?
正想到得意處,外面傳來了管家的聲音,“老爺,您的同窗,吳承恩吳先生來了。”
蔡昂大喜:“快快有請。”
第188章 喜訊不絕
離開蔡府,舉目四顧,吳承恩心下一片茫然。。)
他來京城,是來求前程的,他自己對科舉沒什麼熱情,但世風如此,吳家自然不能免俗。家徒四壁的現狀,老母的殷殷期盼,化作了一副沉甸甸的擔子,壓在了他的肩頭心上,這才讓他放棄了正在創作中的著作,趕赴京城,想尋個出路。
然而,小說之外的世界是很殘酷的。
求人辦事本就很難,以一個秀才的身份,求官職就更難了。兩個月來,吳承恩碰了無數次壁,同鄉的關係不足為憑,就連他寄予厚望的恩師推薦,也同樣石沉大海,沒了迴音。
心灰意冷之下,吳承恩不止一次的想過,就這麼回鄉算了,只有沉浸於創作之中,他才能尋找到真正的快樂。
幸或不幸,在他做決斷之前,蔡學士的召喚終於姍姍而至。見到蔡府管家的那一刻,吳承恩激動莫名,大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要不怎麼上位者都喜歡晾著下屬呢,不這麼搞,對方就不知道上進的艱難,感激、報恩的情緒自然不夠濃烈。
只是,吳承恩雖然醉心於神怪誌異的小說,不是那種自視清高的讀書人,但蔡昂的轉介紹仍然讓疑竇滿腹。他搞不清楚蔡學士到底是敷衍,還是真心推薦自己。
他隨著同鄉一同赴京而來,其他人都是趕考的,他這個不務正業的秀才顯得頗為突兀,同鄉們看他的眼光都乖乖的。自然沒人上趕子與他結交。
而這段時間,他一直忙著奔走求告,其他人則是忙著備考,雙方交集甚少。除了同鄉,吳承恩在京城可說是舉目無親,訊息自然不大靈通。儘管劉同壽的名聲已經響徹了京城,但吳才子卻只是零星的有些耳聞。
“小哥。現在要去見的這位小道長到底何許人也?”走到半路,吳承恩終於忍不住了,向蔡府引路的家丁問道。
“吳先生你竟然不知道嗎?”那家丁是個少年。並不擅長隱藏情緒,說話的語氣非常誇張,“這位就是名滿京城的上虞小仙師啊!吳先生。你真是好機緣啊!須知,這些天,福臨客棧的門口都排成了長龍,從宣武大街能一直排到西直門去!都是要拜見小仙師而不得的。”
“這麼厲害?”吳承恩先是被嚇了一跳,繼而忐忑道:“那咱們要排到幾時才得以拜見啊。”
“吳先生放心,咱們和那些人不同的。”少年家丁將手中名刺晃了晃,自信的笑道:“那些不過是城裡的富戶,頂天了,有那麼幾個勳貴,除了武定侯之外。壓根就沒什麼大人物在。見了我家老爺的名刺,豈有不讓路之理?要說啊,還是我家老爺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