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跟他們拼了!”

“對!”

一陣喧鬧之後,人們迅速達成了共識。這事兒若放在從前,或許還有人觀望猶豫,可現在有了共濟社,有了劉同壽一直以來宣揚的那些理念,整個鎮子差不多連成了一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思考方向也相當一致。

“賢弟,這,這……”這還是大明的百姓嗎?韓應龍看的眼都直了。

在他的印象裡,大明的百姓是溫順如綿羊的。危機臨頭的時候雖然會有人爆發,但那都屬於個別現象,除非是皇朝末期,天災**並起之際,才會有人登高一呼,將百姓們煽動並組織起來,形成民亂,可現在……

同壽賢弟只是說明了一下情況,並沒有任何煽動性的言詞,怎麼就有了這樣的效果呢?

“其實華夏百姓從來都不缺血性,韓兄,你知道李牧嗎?”劉同壽知道同伴在疑惑什麼,他自己也很有感慨。

“戰國時那位?”

“沒錯,就是他。”劉同壽點點頭,“這位名將生平的戰績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戎守北疆,抗擊匈奴,其次就是對秦軍的兩次大勝,我更看重前者。”

“秦趙皆屬周室諸侯,同為華夏一脈,抗擊外虜自然勝過自相殘殺。”

“但韓兄你可知道,李牧抗擊匈奴,用的是什麼策略麼?”

“愚兄不知。”韓應龍老老實實的搖頭。對外強硬,對內優容,這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國策;而重文輕武雖然不是太祖定的,但同樣是大明的基本國策之一,作為傳統的讀書人,韓應龍對劉同壽的評價深表認同,對軍事問題就一無所知了。

“說起來,他採用的常規策略一點都不稀奇,無非是屯田,築堡寨,燃烽火,然後再配合示敵以弱,誘敵深入之類的計謀,便造就了鐵騎飛將的輝煌。”劉同壽忽而一笑,“韓兄,你不覺得這些策略有些耳熟麼?”

“莫非……”韓應龍眉頭微皺,“賢弟指的是我大明的軍屯之政嗎?”

“正是。李牧抗擊匈奴的戰略就是軍民一體,邊民且屯且戰,作為主要的防禦力量,趙國騎兵則化身為矛,找準時機,發動致命一擊。每當匈奴來犯,百姓便撤退進堡寨,嚴防死守,延滯匈奴騎兵的速度,然後邊軍直接去抄匈奴人的去路。”

劉同壽長嘆一聲,“韓兄你想,趙國不過是戰國諸侯之一,國力尚不及大明十一,而且又是四面皆戰,他們的戰果為什麼勝過大明這麼多?李牧的將略?當然,這是原因之一,但究其根本,趙國邊民的奮戰才是主因啊。”

劉同壽說得興起,抬手往周圍指點,“華夏的百姓很樸實,但他們也很勇敢,對上惡霸、強盜、甚至異族的禽獸,他們都可以做到英勇無畏,就象現在這樣。”

此時,東山鎮已經喧囂成了一片,大人們互相呼喚著,一邊尋找著趁手的武器,一邊關閉門戶,將孩子們安置在其中,他們的努力並沒有多少效果,只一轉身,一個個小腦袋就從牆頭、房簷後探了出來,一張張小臉上盡是興奮之色。

“即便到了秦漢之際,民間的遊俠兒也是風行一時,官若無恥,自有人殺官;盜若為害,便有人殺賊。直到……嘿嘿,在高高在上的官府衙門的壓制下,華夏百姓才漸漸失去了血性,變成了乖順的綿羊。”

韓應龍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卻無法認同,“儒家以仁義治國,雖然削弱了民間的勇力,同時也確保了中原王朝的長治久安,終究還是利大於弊的,否則儒家又怎能從百家之中脫穎而出?同壽賢弟,你別怪愚兄囉嗦,這些話你對我說還無妨,可千萬莫要……”

“韓兄放心,只是偶發感慨罷了,不說這些,鄉親們已經聚起來了,我們還是快點趕過去吧,對抗不是對戰,事態還是得控制一下才好。”劉同壽只是偶發感慨,並沒有要建設和諧社會的意思,更不欲與韓應龍爭辯,他笑了笑,將話題岔開。

這會兒柴德美等人已經到了,只是讓他們進退失據的是,迎接他們的,不是從前那種散亂的圍觀人等,而是不怎麼整齊的一個大方陣。

構成方陣中的成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穿著和手中拿的東西也五花八門,可他們臉上的表情卻是一樣的,滿滿的都是堅定和憎惡。

柴德美頭皮一陣陣發炸,這是他最害怕,最不想面對的情況了。

別看他帶的人多,這種時候卻未必派得上用場。他的目的不是掃平鎮上的所有人,只是想打退中堅,嚇退跟風的,然後一鼓作氣的攻進紫陽觀。

真要和百姓動手,那事兒可鬧就大了。這不是打得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