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當時還在擔任晉惠帝大學士的董全向惠帝提出了一個‘拯救大儒崔家’的計劃。
晉惠帝一開始是拒絕的。
可董全問他:“難道皇上覺得玉川之敗責任在崔家嗎?”
當然不是,早說了崔家是搞學術的,他們家不打仗,晉梁之戰,梁國打出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最後只好讓國內聲望很高的崔家來負責戰後談判。
然後他們就把鍋甩給崔家了。
……這麼一看崔家還挺讓人心疼的。
可這並不能成為晉惠帝接受崔家的理由:“一旦我們接崔家入晉,以崔家目前在梁國的名聲來看,我們將會面臨巨大的壓力。”
晉國剛打了一場大戰,可以說是精疲力盡,實在是折騰不起了。
這也是晉惠帝不願意接受崔家的原因。
可董全堅持:“梁國、燕國,都是前朝貴族之後,尊貴且有名望,最重要的是有底蘊,因此他們國內人才濟濟,每天都有新的人才湧出,可晉國呢?晉國的開國之君最早只是軍中伙伕,皇上,晉國什麼都沒有。”
提起祖輩的職業,晉惠帝的表情不太好,可董全只當沒看見:“現在的晉國,看似聲勢浩大,可實際上卻脆弱不堪,梁國若是好好發展,不出十年就能恢復甚至再次超過晉國,可晉國做不到這一點,為什麼?因為沒人。”
說白了,晉國之前都是靠一把子力氣走江湖,耍的就是大拳頭。
這在初期效果不錯,可後期還這麼玩肯定得翻船。
“崔家不僅僅是梁國經學的領袖,更是全天下經學的領袖,天下學子無不心向崔家,皇上,接崔家入晉,壓力是一時的,可好處卻是千秋萬代的。”
最後董全說服了晉惠帝,而晉惠帝也將這件事情交給董全處理,於是就有了之後轟轟烈烈的崔氏入晉的事情。
事實證明董全是非常有遠見的,他讓晉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迅速強大起來。
等到晉惠帝駕崩,建武帝登基,那時候的晉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武帝因此十分敬重董全,稱若無董全則無晉國。
因此在十二年前董全告老辭官的時候,建武帝一再挽留,最後甚至封為丞相也要留下董全。
晉國向來是不封丞相的,畢竟這可以說是皇帝之下大權獨攬的第一人,哪個皇帝都不會喜歡。
晉國曆史上唯一的丞相是輔佐開國皇帝的那位,之後再無丞相。
建武帝封董全為丞相之後,權力沒少給,但其他方面卻放的特別松。
比如董全享受的各種特殊待遇,上朝看心情,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只要他去,朝堂上就得在百官之前高於下面官員的一級臺階上為他擺好座椅。
董全的位置只比建武帝要低。
且他上朝不需要拜皇帝,反倒是百官見了他,都得拱手聽訓之類。
董全的地位從另一方面體現的崔家的重要性。
可當年崔家雖說是被迫入晉,卻也立下了崔氏子弟三代之內不為官,更不參與任何針對梁國的行動的條件。
這條件看著挺腦殘,可正是這種愚忠的傻氣反倒是讓帝王放心。
今日崔家可以對梁國忠心,也就表示他們日後會對晉國更加忠心。
如今的崔家,正到第三代。
榮貴妃所出三公主嫁的崔道源,也就是這一代崔家的嫡長子,妥妥的未來族長。
於是建武帝的小算盤再明顯不過了。
崔家可以入仕的下一代,有一半的晉國皇室血脈,還有比這更加保險的事情嗎?
最讓人欣慰的是,三公主的長子崔琰今年已經四歲。
所以說,就算沒兒子,只靠女兒,榮貴妃的地位也不可動搖了。
……雖然崔道源因為不做官的原因看起來似乎是身份低微。
可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嘛。
弄明白這一點,謝容基本就可以徹底放棄和榮貴妃做‘母子交易’這種後宮常見交易的心思了。
於是他和榮貴妃的狀態就維持在了一種平平淡淡的狀態。
蘇明若與謝容只是匆匆打了招呼,畢竟她還沒有去拜見榮貴妃,因此只好說道:“等明兒有空了我去找你玩!”
謝容也點頭答應。
蘇明若見了榮貴妃,自然又是被她一番疼愛,當然也問了一些定式的話,比如家裡好不好,老太太好不好,你母親好不好,你父親好不好……之類的各種。
扯完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