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也不能接觸超遠端的通訊裝置,其它隨意。
這時候聽到錢如海說到尼曼,而且還提到他在這方面的天賦,費恆明顯警覺了起來。
“你怎麼看出他有這方面的天賦?他的專業應該是銀行業,當然金融業他應該也懂。”費恆問道。
錢如海抬起頭來鄭重的對費恆道:“這傢伙是在哪方面都有一手,跟他聊天時他說自己學生時代選擇了七個專業,其中沒有金融業和銀行業,這兩個專業是尼曼為了吃飯後學的。”
錢如海似乎想到了什麼笑了起來:“我們的實驗基地被這傢伙鄙視了,他說這種實驗室如果放在納爾德,最終的結果唯有破產。他的理由是實驗室幾乎什麼都研究,攤子鋪的太大,又沒有在什麼方面是比較領先的,雖然有重點研究專案,但這些研究專案之間一點關係都沒有,即便得到突破也不會給實驗室帶來質的變化。他形容我們的研究是往容器內添水,研究成果是水滴,各研究小組研究速度再快,液麵也只能緩慢上升。而真正有贏利能力的研究機構應該像搞建築,沒一項研究就是牆面或柱子,當幾根重要的柱子豎起來後,整個建築物一下拔高了。他還牛皮哄哄的說實驗室的高層,說我們是白痴,往一個註定沒有希望的機構裡面砸錢。”
他的話讓費恆也跟著笑了起來,因為費恆的吩咐,尼曼至今對地球也不瞭解,他不清楚通宇的研究機構不是隻有山海基地,通宇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往某個方向發展,而是為了儘量廣的提高整個地球的科技體系,或者說是以羅蘭迪亞和火獄人科技庫為骨架,填補其中的疏漏和空缺。
然後,由於費恆從納爾德人手中和實物裝置中獲得了一些資料和參照,通宇在這些方面進行集中力量的突破,而這些研究專案都不再山海基地進行。尼曼的視野是受到限制的,他看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