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部分

:“這點錢,是我贈給陳老總的,與新四軍無關。您帶著隊伍到蘇南去,難免有花錢的地方。我知道,咱們新四軍的軍費,不是特別充足。”

陳老總接過包袱,嚇了一跳:“這些都是錢嗎?怎麼會這麼重。”

羅毅尷尬地答道:“其實也沒多少,也就是十萬法幣吧。”

陳老總盯著羅毅,好半晌才說:“好傢伙,真看不出來。好,這些錢我收了,我答應過你的事情,永遠也不會賴帳的。”

羅毅微笑不語,他向陳老總贈送如此多的裝備和金錢,一方面是出於對革命前輩的本能尊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突擊營博一個良好的人緣,為幾十年以後的事情預做準備。

陳老總一行離開朱山鎮,洪常安帶著幾名警衛戰士返回設在南昌的軍部去覆命,陳老總帶著吳劍飛等人直接奔向皖南,在那裡集結部隊,開赴抗日前線。

突擊營正式加入新四軍,對於突擊營的官兵來說,並沒有引起什麼大的波動。許良清雖然不明白為什麼羅毅堅持要加入新四軍,但他相信羅毅的預見能力,加上他對於國民黨中央軍也沒什麼好感,所以對此事保持了情緒穩定。陸雙勇、蘇曉峰等人本身是土匪出身,對於政治也不敏感,羅毅說加入新四軍,他們也就舉手贊成了,至於加入新四軍有什麼好處或者壞處,他們想不到,也懶得去想。這些年來,羅毅創造的奇蹟太多了,像這樣一個逆天存在的人,沒必要去懷疑什麼。

在所有的人中,最高興的莫過於袁靜。她離開紅軍這麼多年,終於又回到自己的隊伍裡了。陳老總和吳劍飛在臨離開之前,專門交代過她,要利用自己在突擊營裡的地位,做好政治工作,要把在突擊營的工作上升到一個非常非常高的高度上去認識,這種高度讓袁靜覺得好生眼暈。

突擊營加入新四軍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何繼春的耳朵裡,他給羅毅發了一個電報,表達了希望未來繼續合作的意思。羅毅則回了一個電報,表示在茅山時候約定的原則不會改變。何繼春告訴羅毅,委員長對他十分關心,專門交代過要對突擊營特別照顧,並且表示不管什麼時候,如果羅毅願意改換門庭,國軍的大門都是對他敞開的。當然,這些話也不是委員長的原話,只是他身邊的人揣測上意所推斷出來的。

179 裝備研發

1938年3月,日軍發起打通津浦路的戰役,國軍在李宗仁將軍指揮下,取得臺兒莊大捷,嚴重挫敗了日軍速勝的企圖。日軍隨即集中8個師團的兵力,再攻徐州,尋求與國軍進行會戰。國軍避敵鋒芒,由津浦路向西南方向退卻,日軍開始逐步西進,戰火燃向合肥、安慶等地,武漢會戰迫在眉睫。

羅毅、許良清等對突擊營進行了整編,重新補充各連隊的人員,完善建制。突擊營威名在外,招兵更加容易,王大成和樂家林像挑女婿一樣對報名參軍的人員進行選拔,突擊營的人數迅速恢復到1500人以上,每個連隊的人數達到近300人。這其中還不包括朱山鎮和竹園鎮的地方守備部隊,這些守備部隊的戰鬥力雖然不及突擊營的正規部隊,但與一般的國軍雜牌部隊相比,還是勝出不少的。

結合在南京保衛戰中獲得的經驗,許良清制訂了新的訓練大綱,針對日軍的作戰特點對部隊進行了針對性訓練。南京一戰,突擊營既有經驗,也有教訓,這些知識都需要加以整理和傳承,形成一支部隊的作戰傳統。打過仗的部隊和沒打過仗的部隊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此,現在突擊營雖然不敢說是身經百戰,但好歹也不再是初出茅廬了。

羅毅一門心思地專注於解決突擊營的裝備問題,趁著日軍還沒有封鎖中國南部沿海的港口,羅毅花費了一大筆錢,透過軍火販子史密斯從美國又進口了一大批武器裝備,各種彈藥儲備充足,能夠支撐起很長一段時間的消耗。

在所有的進口貨物中,數量最大的當數十噸*zha藥。在羅毅開出採購清單時,史密斯嚇了一大跳,要知道,一枚手雷裡的裝藥也就是五六十克的樣子,十噸*能夠製造20萬枚手雷。

吃驚歸吃驚,十噸*還是如期地運到了朱山鎮。羅毅來到朱山鎮軍工廠,把廠長林祥信和總工程師李文儀找來,給他們拍出一疊需求單,說:“你們按這個單子,把這些裝備研製出來,大量生產,我要讓鬼子嚐嚐我的厲害。”

李文儀拿著單子逐項看著:“手雷,火箭彈,爆破筒,飛雷筒……這個飛雷筒是個啥玩藝?”

羅毅呵呵一笑:“所有裝備的詳細說明,都附在後面呢。這種飛雷筒,我過去聽人說起過,是用大汽油桶作為炮筒,裡面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