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已是1936年的年初了。
075 囊中存米清可數
“射程還不夠遠,你們還要繼續試驗。是不是應當改善一下推進劑的配方?”
羅毅在軍械廠與廠長林祥信和總工程師李文儀商量著火箭筒的設計問題。
透過與杜老闆和史密斯之間的關係,羅毅弄到了一些寶貴的機器裝置和原材料,在朱山鎮建立了一個初具規模的軍械廠。不過,羅毅對軍械廠的定位不在於為突擊營提供常規裝備,因為這些裝備完全可以在市場上買到,羅毅可不想弄一個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閉體系。
羅毅建立軍械廠的目的在於製造一些市場上買不到的武器,這些武器的技術原理並不複雜,只是受當時的技術條件所限,工藝上有一些難題無法解決,因此難以實現量產。羅毅的目的並不是批次化地生產這些裝備,只是要製造出幾件來讓自己過過癮,這在技術上是能夠實現的。
火箭筒是在二戰中才研製出來的單兵武器,其結構不外乎是一根無縫鋼管,加上電子點火裝置,火箭彈則是由推進部和戰鬥部兩部分組成。從工藝上說,製造火箭筒最大的難度在於材料的選擇,耐高溫和高韌性的鋼材價格非常昂貴,除非材料技術取得突破,否則難以裝備部隊。但羅毅不在乎成本,因為他所要的,僅僅是生產幾支或者十幾支。全突擊營人手一杆四零式火箭筒狂虐日軍坦克的場景,未免太過於生猛了,羅毅沒有這樣的野心,再說,日軍也沒這麼多坦克吧?
李文儀是樂家林外出建立情報點的時候在皖南一個小鎮上偶然“揀”來的,他原是北平的一位大學教授,因為反日,受到日本特務的追殺。在朋友的幫助下,他逃到了南方。由於對政府已經失望,他沒有去南京謀職,而是選擇在一個小鎮上教書為生。樂家林把從羅毅那裡學來的抗日道理跟李文儀學說了一遍之後,李文儀欣然帶著家眷來到了朱山鎮。
羅毅讓張天佑出面和李文儀聊了一次,張天佑評價說:此人在機械和工程方面的學識,在國內的工程師之中可以排在前十位。羅毅大喜,馬上任命他擔任軍械廠的總工程師,負責開發他設想的新式武器。羅毅本人對於武器只限於功能上的瞭解,具體原理和製造工藝一概不懂。李文儀則能夠把他描述的功能轉化為具體的設計,並且透過一些巧妙的構思,在簡單的裝置上加以實現。
現在,羅毅描述的火箭筒已經在軍械廠下線了,經過靶場實驗,效果非常不錯。火箭筒的戰鬥部用的是*zha藥,彈頭鑲著高錳鋼,能夠輕易地穿透10毫米的鋼板,用來打地堡更是如殺雞用牛刀。羅毅唯一不滿意的,是射程還不夠,僅僅能夠打到一兩百米,這個距離上,火箭筒手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十分危險。
眾人正在討論著改進的思路,陸雙勇走了進來,貼著羅毅的耳邊說了幾句話,羅毅站起身來,對林祥信和李文儀說:“二位,這邊的事情先交給你們了,我有軍務要處理一下,先告辭了。”
離開軍械廠,羅毅隨著陸雙勇回到突擊營的營部,走進平時用來接待客人的房間。房間裡的床上,躺著一位面黃肌瘦的男子,雙眼緊閉,一動不動,顯然是已經昏迷過去了。他身上穿著普通的農家服裝,頭髮參差不齊,像是由一位不太稱職的理髮師草草修剪過的。
“就是他?“羅毅問。
“是他。“陸雙勇答道。
“怎麼回事?“
“樂樂說吧。”陸雙勇說。
站在一旁的樂家林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情況。這位男子是到鎮上來買米的,買的數量不少。但就在米鋪老闆給他稱米的時候,他卻突然昏倒了。米鋪的人怕他死在自己店裡會惹來麻煩,連忙通知了突擊營。樂家林帶了幾個士兵過去把他抬回突擊營的營部,並請軍醫來看過了,軍醫診斷的結果,認為他昏迷的原因是飢餓。軍醫剛剛已經為他注**葡萄糖,估計一會應當能醒過來了。突擊營現在有一個比較成規模的衛生隊,各種西藥十分齊全。
“買米的人餓昏了?”羅毅詫異地問。
樂家林說:“是的,他兜裡有8個大洋,街上又不是沒有賣東西吃的,他怎麼也不可能一直餓得昏倒的。”
“是個什麼人,你們搞清楚沒有。”
樂家林說:“他身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證明身份,鎮上也沒有人認識他。不過……”
“不過什麼?”
樂家林看看陸雙勇,陸雙勇接過話頭,說:“我剛才檢查了一下他的身體,他手上和肩上有很厚的繭,身上還有傷痕,肯定是當兵的,而且是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