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跟過來,因此也組成自己的圈子。
在對待張曼成、管亥、廖化、程志遠、裴元紹、韓暹、張白騎、區星這八名武將,雖然小馬哥在態度並沒有明顯的傾向但其動作卻是體現了出來。張曼成、廖化與區星三人,在參見小馬哥時,小馬哥通常都是搭著他們的肩膀,又或是摟著他們的脖子,表示出親密無間的熱情。而在管亥、張白騎等五位將領參見時,小馬哥能常都是晃一下手,請這些武將入座。
隨著小馬哥的地位提升,這八名武將就成為黃巾武官系統中的代表人物,文官方面自然是以戲志才為代表人物。文官方面由於人員較少,並沒有很明顯的山頭跡象,而武官方面則就很明顯。
有點搞笑的是,由於區星是主持邪馬臺攻略戰的主將,來自邪馬臺的姬武將們居然很自動的跟區星走得很近,這就使得區星居然居為邪馬臺降將的代表。而其餘眾將的跟隨者,都是被戲志才與小馬哥找散後,重新組建成軍隊的部下。
'。。'
。。
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中)
遼州政權的武官是很多的,文官則是少得可憐,而張曼成與張白騎成立的“黃巾學院”,為黃巾軍的未來培養了大批的學子,只是這些小盆友至少還需要十年的時間,才能夠成長起來。WwW、
遼州是政教合一的權力架構,這種架構可以讓整個遼州上下統一在黃巾戰旗之下,但在另一方面來說,也使得非黃巾信仰的人很難進入,這就是黃巾遼州政權最大的缺陷。象龐統,他本身是沒有什麼信仰的,對黃巾太平道也有了解,但並不是很同意黃巾太平道的教義,這就使得龐統與黃巾將領之間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戲志才對黃巾教義其實也不是很認同,做為一名儒學成就非常高的文人,戲志才大部分的jīng力都是花在內政方面,宗教方面,他是不願chā手的,而他的兩個手下黃邵與司馬俱,則是黃巾教統的堅定信仰者。
黃邵接手了戲志才扔給他的情報機構,司馬俱則接手戲志才不願理會的宗教事務,正是這兩個得力的助手,使戲志才分出大部分的jīng力處理內政。但這四個謀士就是黃巾軍的主要文官,其餘的小吏都是從翼州高唐郡遷來的,也是黃巾信徒,雖然有一定的文學基礎,但與這四位黃巾謀臣相比,卻是差得極遠。
不過正是有這大批具有文學底子的小吏,遼州政權才能夠順利的運轉起來,高人們主管大事,那些小吏則處理雜事。徵襄城的建立在需要大批錢財的同時,也同樣需要大量的文官,而遼州缺得就是文官,所以徵襄城建立議程雖然提了上去,卻也僅是一個框架出來。
與幽州公孫瓚之間的爭端,不能使用武力解決,只能走協商這條路。
戲志才的意見是派出一支使者團,小馬哥卻是不願意,就算不跟公孫瓚打,小馬哥也不想派出使者團,對於這一點,戲志才也勸不了他家主公,只好暫時擱置,討論下一個議程。
步根度一直坐在隊例的尾巴座席,聽著黃巾內部的議事,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在草原,商議事情都是在吃烤全羊的時候,草原部落首領們喝個大醉,吃個滿嘴油,然後才開始商量事情,大家一語我一言的吵個不停,爭的都是利益,而大單于則不斷的調解各方面的利益。
基本上來說,草原上的事情沒個把月是定不出結果的。不過一旦定下來,草原諸部都會很快的動員起來。而中原這裡卻是坐著商談,爭論倒是有的,不過基本上都是由主公定出一個格調,諸將補充,最後由主公一錘定音,商議的非常快。
“步將軍,步單于。”正想著事情,旁邊一位黃巾大將在他耳邊突然大聲的叫喊,把步度根嚇了一跳,突一聲站了起來,卻將身前的桌子撞翻,引得滿堂諸將側目,把步度根羞得滿臉通紅。
“主公恕罪,將下走神了。”步度根走到堂中央,下跪後說道。
“無妨,起身吧。”小馬哥笑道。
步度根站起來來,聽到那個黃巾文士說起進入鮮卑草原的事項。鮮卑人還是需要鮮卑人去對付的,而步度根原來就是鮮卑草上的貴族,其兄夫羅韓原是鮮卑草原的大單于,後來軻比能堀起,殺了他兄長,步度根率部族逃進烏丸大草原,又被烏丸人打得逃進匈奴大草原。
匈奴人倒是接納了他,不過時不時的也會搶奪他好不容易找到的豐美牧場,使得步度根一直沒有辦法發展起來。直到小馬哥進入匈奴草原,因緣際會的鬧了一聲,並結識了步度根,才讓步度根起了重回鮮卑草原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