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後果,將功勞送給了小馬哥,使小馬哥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大得利者。
此次大戰被命名為“幷州滅虜戰”而記入大漢史冊,至黃巾起義起,大漢史冊上就記載著數件大事。分別為黃巾起義、董卓之滅董第一次聯盟、滅董第二次聯盟、真龍之盟、諸侯之帝王封爵(18品封爵榜)、幷州滅虜之戰。
每一個玩家都有自己的戰事經歷,而所謂的戰事經歷,是以載入史冊的大戰事做為依據。如某人參加了黃巾起義,參加了董卓之luàn等等,經歷過這些載入史冊的玩家,都能夠在以後升官中獲得到加分。
這就跟現實中某位官員升遷的時候,其檔案中記載著該官員几几年參加了工作,在哪個地方工作,擔任何種職務,做出什麼成績等等,是一樣的,都是做為官員升遷考的標準與依據。
對外戰爭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都無權進行對外宣戰,而小馬哥己經發動了兩次對外戰發,一是對邪馬臺島國的戰爭,一是對鮮卑草原的戰爭。這兩場戰爭都是悄悄進行的,所謂的悄悄就是沒有公然的宣戰,但事實上整個天下都知道黃巾勢力正跟這兩個外族開戰。
而這種沒有得到皇帝同意的對外宣戰,其在戰爭中立下的功勞,是沒辦法向朝廷上表的。不能上表就代表著沒有獎賞,軍功不被承認。就如現實中某位官員做出極大的政績,卻沒有成為其仕途發展中濃厚的一筆,也沒有記入其檔案一樣,這是一件很讓人糾結的事情。
現在,黃巾勢力立下了大功,所提的要求就是正式向鮮卑草原與邪馬臺島國宣戰,從而使黃巾勢力的部將們,在這兩場對外戰爭中立下的功勞,都能夠堂堂正正的被大漢政fǔ承認,而不是隻被黃巾勢力內部承認。
NPC們選擇這位,那位主公,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位或是那位主公能夠讓他們發揮所長,並光宗耀祖,還能夠獲得到無上的權勢,富貴的前程。但若是他們浴血奮戰後,其戰功只能在內部承認,卻不被天下人承認,這就跟錦衣夜行沒有任何的區別。
每一場戰爭都是增加聲望,名聲的好時機,誰不想名震天下,誰不想載入青史?
而小馬哥之所以要提出這種要求,是因為他準備將呂蒙任命為黃巾水師艦隊的主將,撤掉打了五六年戰,卻仍然沒有滅掉邪馬臺島國的區星。但戲志才阻止了他,並告訴他內裡的原因,原因就是以上所說的。
區星數年來率水師做戰,但他的名聲卻沒有得到提升,做為滅掉一個國家的將領,如此大的功勞卻沒有讓他增加一點點的名聲,區星豈會甘願?他的忠誠仍然是100,但他卻不願意自己一直默默無聞,所以他一直拖著戰事,一直沒有攻滅邪馬臺島國。
與步度根一起攻略鮮卑草原韓暹也是如此,鮮卑草原的戰事也是一直拖著,這種拖並非消極,而是守成。攻下一塊地盤,讓遼州沒有後顧之憂,統顧整個遼州軍防的黑山軍就是如此做的,主將管亥,副將韓暹,這兩員黃巾大將不是沒有進取之心,但他們與區星一樣,不願意打下如此大的戰爭,卻仍然名聲不顯。
戲志才說出了原因,小馬哥由此才恍然大悟,但他也哭笑不得有這樣的想法,怎麼不跟主公說呢?
戲志才鄙視的看著他家主公,幽幽的說:“主公,遼州建立後,你呆在遼州的時間,可長乎?”
“。。。”小馬哥對此表示無語。
'。。'
。。
第十五節 部將們的心思(下一)
小馬哥不得不承認,自己對黃巾將領缺少應有的關注,無論是早期跟隨他的廖化、張曼成、何闢、區星,還是後期投入的程志遠、裴元紹、管亥、韓暹等將領,他都沒有表現出足夠多的重視。WWw!
現實中領導視察某處的時候,那地方的工作人員就特別的賣力,原因自然是想給領導們一種好且深的印象,而象馬超、于禁、呂蒙、魏延等將領,他們在沒出現的時候,就給所有的玩家主公們極深的印象,從而忽略了遊戲內還有很多默默無聞,但卻非常具有潛力的將領。
小馬哥這位黃巾主公也犯了這樣的錯誤,他的黃巾將領們默默的在他背後支援,忠誠度從來就沒有降低過,在沒有名將加入的時候,為他打下遼州這一片天地,而小馬哥卻對這些付出血汗的將領沒有給予關注。
也幸虧遼州實在是太遠太偏了,而玩家們也犯了跟小馬哥同樣的錯誤,眼睛都盯著那些有名頭的武將,從而並沒有去遼州挖牆角。若是有這樣一種玩家挖那些有潛力卻無名的三國武將,搞不好遼州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