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第五種人》

作者:通吃小墨墨

第一卷 一把二千多年前的槍

第一章 兵馬俑的謎底

要命的槍,自然從要命的事情說起

收到一個考古朋友的郵件,他告訴我說明天早早的飛機來找我。

這位朋友一向不是那種急性子的人,如此急著要找我,一定有非比尋常的事情。

我整理了一下電腦上的資料,把之前寫的網路小說儲存了一份,點燃了一支菸。

想著我這位朋友,不知不覺,又過了三載。

我記得三年前,我這位朋友跟我分別的時候,說要去他導師那裡跟著導師研究西安的兵馬俑。

後來一去就是兩年,毫無音訊,去年的時候,給我發來了一份傳真,關於兵馬俑的內部資料。

那部分資料已經不是什麼特殊資料,但是,最後給我留了一句話,說的是國家一些機密部門,已經派人參與了研究。

這個所謂的機密部門,我也沒去研究到底是什麼部門,但是既然沒說,我自然不好意思去問。

那次給的那份資料之後,一直到今天,才有這位朋友的訊息。

這個故事提到關於兵馬俑,我不得不翻一下相關的資料:

兵馬俑是始皇陵的從葬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里半處,發現於1974年,一號坑是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的,後經鑽探又先後發現二、三號坑,其中一號坑最大,面積達14260平方米。

三個坑共發掘出7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戰車、400多匹陶馬、10萬多件兵器。陶俑身高在1米75至1米85之間,根據裝束、神態、髮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將軍俑,武士俑,車士俑等。坑內還出土有劍、矛、戟、彎刀等青銅兵器,雖然埋在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刀鋒銳利,閃閃發光。

當時這位給我傳真了一份內部資料,我當時因為忙一個IT專案,所以沒有認真的去看,如今找了出來,仔細看了一下他給的資料。

這份資料開始前面十多章,都是介紹兵馬俑發現的過程,說的是一個農民發現兵馬俑到兵馬俑的規模介紹。

這些介紹根本不是什麼內部資料。

隨便在網上一搜都能搜尋得到。不過在最後一張資料中,單獨給我列出了一份紅色底色得檔案。上面寫了幾行字:

第一,兵馬俑的青銅劍出土時候都非常鋒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沒有生鏽,製作得也非常規整,經過檢測,它表面上經過了鉻鹽氧化處理。

他做了以下的調查,根據以往的記錄,這種技術德國在1937年發明,美國在1950年發明,但兩千多年以前,中國就掌握了這門技術,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蹟。

第二,兵馬俑的製作也是個問題,這些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這位朋友做兩個模擬試驗,他解釋道,現在做都是分節做的,燒出來之後堆在一起的。

那個時候是整個燒出來的,有兩個問題不好掌握:

第一個,泥巴從溼到乾的收縮比怎麼掌握?

第二個,燒製過程中軟化到硬結的收縮比例怎麼掌握?

第三個,兵馬俑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薄厚同時放到窯裡燒,怎麼掌握火候?

第四個,還有泥巴,摻和石英砂的比例怎麼掌握?

諸如此類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是怎麼解決的?

這位朋友給我這些訊息,我從沒放在心裡仔細研究過,不過感覺還是挺神秘的。

由於工作原因,一直沒有時間去研究。

因為,要研究這種事情,好比去研究成吉思汗的陵墓和秦始皇的陵墓一樣。

或者說要解開金字塔裡詛咒的迷題一樣。只能假設性的去研究。而我,沒有這個功夫。

今天收到他的信,確實讓我驚訝了以下,翻開他的東西的時候,感覺這次他來找我,就是為了這件事。心裡琢磨著:老劉這次看來又遇到麻煩了。

由於我是單身漢,所以住的地方比較小,我住在廣州市郊的一個公寓裡。每天早上都有鐘點工來幫忙收拾。

第二天,鐘點工給我買來早餐後,幫我收拾東西。

鐘點工叫王嫂,人很和氣,給我做這個工作已經一年多了,跟我也很熟了,知道我平時沒什麼朋友。

門鈴響了。

今天居然有人來訪。王嫂有點驚訝。

開了門之後,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開口說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