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而是回走上南下掠奪的老路。
“不瞞弟弟說,大哥卻是想帶本部老幼進幽州定居。”度地稽看著臉上沒有絲毫看不起他們靺鞨人神情的郭孝恪,咬了咬牙說道,他知道大隋的貴人們是看不起他們這些蠻子的,可是比起草原上那種窮困苦寒,時時充滿著危險死亡的日子,他是真地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夠在大隋的土地上定居下來,不用再受突厥,高句麗,或是其他大部落的侵擾。
“大哥如此想,是慄末部的福氣。”看著說出自己真心話的度地稽,郭孝恪說道,他心裡明白,如果度地稽的慄末部不能漢化,而是留在遼西郡的話,只要亂世到來,大隋的整個北方,那些胡族就會趁勢南下搶掠,而度地稽和他的族人也是一樣,而這就是所謂的天下大勢。
“大哥,若他日我能執掌遼東,必讓慄末為漢。”郭孝恪這些日子,天天看段文振留下的那些兵書戰策,裡面也有不少儒家的書籍,心中對夷夏之辯有自己的看法。
‘教者仁也,化者禮也,教而不化,失禮而罪,化而不教,失仁而虐。’這是郭孝恪對胡族的看法,胡族只要願意漢化,便應當接納,而不願漢化,卻只是學習漢人的典章制度,以求入主中原,奴役漢人者,當征伐討之,就如同楊廣徵遼,實質上便是高句麗雖然學習中國的典章制度,甚至掠漢人入高句麗,看似他們也漢化了一般,但實際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