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陸軍總司令,統領七省聯軍抵禦外敵。待到戰事結束後,聯軍就會解散返回各自所屬省份。這樣一來既實現了聯邦共同防禦的目的,又有效防止了荷蘭執政“擁兵自重”的威脅。可如今的荷蘭共和國正處於無執政時期。沒有執政就意味著沒有總司令來指揮聯軍作戰。因而,荷蘭雖率先向英國宣戰,但到目前為止七省之間還是在各自為鎮,互不合作。更沒有一個統一的軍事機構來制定作戰計劃,排程戰略物資。
面對英國艦隊在海上日益猖狂的洗劫,任命一個海軍總司令統領七省艦隊似乎就成了荷蘭議會的當務之急。可荷蘭各級議會中內部派系、家族衝突錯綜複雜。想要選出一個合適的海軍總司令又談何容易。事實上,困擾著議會的不僅只有海軍總司令人選的問題。軍費問題、各省出兵比例問題,都是三級議會爭論的尖銳焦點。無休止的爭論與謾罵,甚至求和之聲,整日充斥著議會大廳。至於有關荷蘭駐巴達維亞艦隊被趕出東印度群島報告,則被當做無關緊要的“小事件”丟在了一旁。
喪失巴達維亞的總督府對於全線告急的荷蘭三級議會來說,或許不過是又丟了一塊海外殖民地而已。可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說卻意味一場滅頂之災。成立於1602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擁有好望角以東的通商壟斷權。其中東印度群島又是其經營的重中之重,故而才會取名為東印度公司。而今荷蘭艦隊被中國軍隊趕出了巴達維亞,公司在東印度群島經營近半個世紀的殖民地也被一併連根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