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部分

位大西虎將爽朗的大笑聲在重慶城頭上回蕩時,趙至誠也帶著李定國的回覆回到了明軍大營。眾位明軍軍官在得知李定國的回覆後有的敬其忠義,有的則對他的傲慢嗤之以鼻。馬祥麟等與大西軍結怨較深的軍官更是強烈要求部隊現在就進攻。並躍躍欲試的要求成為先鋒攻打重慶。就在眾位軍官吵吵嚷嚷之時,卻見遊沛龍起身渡到窗前望著遠處的重慶稱高聲說道:“好個李定國!好個‘小遲尉’!本將軍這次定叫你輸得心服口服!”

第二十七節 蜀中攻略(四)

滔滔的嘉陵江水湍急地流過巴山蜀地的層層山嶺,象一把利刃般將巍峨的高山一斬為兩面筆直陡峭的峭壁。然而就算面對大自然造就的如此天險人類依然能找到克服其的方法。就在這些猶如鏡面般平滑的峭壁上卻被開鑿出了一條狹窄的木製棧道。那棧道僅靠著打入峭壁中的木樁支撐其餘部分幾乎孤懸於嘉陵江之上。在棧道的盡頭是一座用幾條粗大的藤條以及木板組成的簡陋吊橋。在山風的吹拂下不時地劇烈晃動著。讓人很難相信這樣的棧道,這樣的吊橋竟然能讓人畜通行。然而就在此時此地卻有一隊人馬穿行於這天險蜀道之上。他們身著短衣頭纏布巾打著赤腳,乍一看同本地其他寨子的鄉人沒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則是人數。約莫有1000多人正在同時穿越這條棧道,而且還帶著百十匹馬匹。就算附近某些寨子裡的男女老幼一起出動都不可能有如此龐大的人數。他們究竟是些什麼人呢?

“葉連長,此地離青木關還有多遠啊?”吊橋邊一個30多歲女子向一旁的一個年輕男子問道。

“回粟團長,過了嘉陵江翻過兩座山再過一條河就到了。約莫還有兩天的路程。”那男子指著遠處的群山回答道。眼前的這個青年男子乃是彭水苗寨一個老土司的兒子名叫葉丹。自從明軍開駐彭水後便開始在本地徵召少數民族青年入伍。好奇於明軍火槍的葉丹便帶著幾個隨從一起入了伍。至於那女子便是桂西山地團的團長粟鐵花。此次她的任務就是帶領該團從小路翻越大婁山脈,饒到重慶城的北面配合大部隊的進攻計劃。蜀道難行當然需要葉丹這樣的嚮導指引迷津咯。

“兩天?不行,時間緊迫,兩天的時間長了些。難道沒有更近一點的小路嗎?”粟鐵花聽罷擰起了眉頭問道。因為她清楚的知道這次行動的關鍵就在於出其不意。能趕在大部隊開始總攻重慶城前佔領青木關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這近路是有,可是就是難走得很。”葉丹想了一下回答道。葉丹的話音剛落卻聽粟鐵花朗聲一笑自信的說道:“葉連長放心,只要是能讓一個人落腳的道路我就能讓整個部隊都透過。沒什麼天險能阻擋得了我們戰士的步伐。”

於是在粟鐵花堅持下明軍在渡過嘉陵江後迅速轉入了茂密的叢林之中。按照葉丹的領路部隊穿越了原始森林終於在一天兩夜之後來到了重慶城以北的青木關外。在悄悄勘察完地形後,粟鐵花派了兩個連攜帶繩索等工具在選好的爬城地點,等候在城壕外。另命一個營掩護爬城的弓弩手和火槍手都站立在臨近城壕的房坡或山坡上,只等一聲令下,弓、弩、火槍便對準城頭齊射。而她自己則立馬於青木關東南角的一處樹林中,注目城頭,觀察著守城的敵軍的動靜。

暮色下的青木關顯得寧靜異常。不大的官寨裡頭只有一條長街。雖是如此可方圓百里的老百姓還是會經常到此地趕集。不少馬幫也會再此落腳休息一番。不過由於明軍突然進犯重慶,青木關的戒備也開始森嚴起來。眼看著太陽還未落山守城的大西軍便早早的關上了城門。可就在此時從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鈴鐺聲。城頭上的兵勇一看卻是一隊馬幫到了城門底下。於是其中一個把總便扯著嗓子嚷嚷道:“樓下來的是什麼人?要到哪兒去啊?”

不過讓大西軍失望的是對方回的卻是一堆嘰裡咕嚕的土話。大西軍雖然進駐四川多年但不少將士還是陝西河南人氏。對於四川的方言本就不熟悉更不用是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了。況且在他們眼中這些土人散發連斂足幾乎沒什麼區別。覺得有些犯難的把總啐了一口叫罵道:“媽的,又遇上了一幫蠻子。有沒有會說漢話的啊?”

那把總話音剛落馬幫中就站出了一個面容較為乾淨的男子。只聽那男子操著生硬的漢語回答道:“小人葉丹,是這馬幫的掌櫃。天色已晚,這前不著店,後不著院的,想請軍爺通融一下放小人的馬幫入城歇腳。”

“馬幫?從哪兒來的啊?”

“從龍潭壩來,去潼南趕集。”

“恩,都販些什麼東西啊?”

“回軍爺,小買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