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的問道。
給李耀鬥這麼一問,德川光國略顯尷尬的說道:“其實也沒什麼大事。關白聽說叛軍在福山再次集結。想聽一下李將軍你的看法。”
“德川將軍你說的可是毛利軍?”李耀鬥不以為然地問道。
“正是匪首毛利綱廣的人馬。據悉他在大坂之役後流竄到了福山。在那裡招募了一幫烏合之眾,意圖捲土重來,還對外號稱十萬。當然以上國大軍的實力消滅這股叛軍當然是不再話下。”德川光國跟著介紹道。
“十萬?我看他毛利有五萬人馬就已經不錯了。他那也不叫流竄,而叫撤退。有組織的撤退。”李耀鬥一針見血地點穿到。其實當初他之所以沒有率部深入追擊乃是依照參謀部之前要其沿海路行軍的計劃行事。而在經過這兩個月的試探之後,李耀鬥也早已看出了倒幕派請君入翁的意圖。
“那照將軍的意思。叛軍目前還尚存有餘力?”德川光國試探著問道。
“何止是存有餘力啊。依本座看進行大規模會戰都不在話下。”李耀鬥自信的斷言道。而他那信誓旦旦的推測在德川光國聽起來就像是眼前即將發生的禍事一樣。卻見他當即哭喪著臉緊張地追問道:“這麼說叛軍還可能對我軍進行反撲,繼而重新威脅到大坂城!哎呀,李將軍,你可要想出辦法阻止這幫叛逆啊。”
面對德川光國那略帶哭腔求救,李耀鬥神情怪異的瞅了他一眼。心想這些倭人就是會做作。但他表面上還是頗為客氣地安慰對方道:“德川將軍你也不必如此憂心。在下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
“什麼對策?”德川光國趕忙停止了乾嚎抬起頭關切地問道。
“決戰。”李耀鬥一字一頓地說道。
“決戰?啊,這麼說李將軍你打算加快行軍速度趕往福山與叛軍進行決戰了。”德川光國興奮地說道。一直以來幕府方面的武士就對中華軍緩慢的行軍有著頗多微詞。並不止一次要求撇開中華軍獨立出戰。但在酒井等人看來此次作戰終究是以中華軍為主,幕府軍還是該配合中華軍的行動計劃。因此德川幕府十分乾脆地駁回了下層武士們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戰。當然幕府方面為此也揹負著極重的壓力。
此刻聽李耀鬥決定發兵決戰,德川光國心頭的那塊大石總算是放了下來。心想這下在家臣那邊總算是有交代了。可誰知,李耀鬥卻連連搖頭道:“本座是不會改變目前的行軍速度的。因為如果那個毛利綱廣真是你們所說的武士的話。那我根本不用去找他,他遲早是會來找我決戰。”
第二部 第二百二十二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
卻說德川光國在中華軍大營得了李耀斗的保證,當下便告辭興沖沖地趕回了神戶覆命。由於神戶城之前被倒幕軍團佔據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現又被幕府軍徵用做了大本營。因此整坐城池此刻看上去更像是一坐龐大的軍營。當德川光國趕回神戶時,大約已是落日時分了。大街上人煙稀少,一片蕭條,只是偶爾有幾雙敬畏的眼睛躲在被煙燻得烏黑的木板窗後頭警惕地打量著德川光國那舒適的牛車。
面對眼前的情景車裡的德川光國的嘴裡不由泛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苦澀。就在兩年前這裡還是內海最富庶繁忙的海港。來自中華、朝鮮、琉球、南洋乃至美洲的商船聚集與此,為原本封閉的倭國帶來了外界的諸多新奇事物。然而隨著東瀛列島內戰的爆發,原本的優勢瞬間就變成了災難的源泉。數年積累下來的財富被倒幕軍洗劫一空,大量接受天學、蘭學的學者被無辜誅殺。腥風血雨過後德川幕府得到的便是這猶如鬼魅一般的城市。
眼見德川光國神色黯然地放下了幕簾,坐在一旁的幕僚伊藤仁齋不禁上前勸解道:“主公不必太過傷神。等戰爭結束,這裡很快就會恢復往日的繁榮。”
“只可惜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啊。”德川光國點頭感嘆道。
“雖然一切得從頭開始,但在下以為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伊藤仁齋微笑著說道。
“先生為什麼會這麼想?”德川光國眉頭一皺道。
“主公,你可知當初叛軍攻取神戶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幾乎是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進入這座城市的?”伊藤仁齋頗有意味地反問道。
“這事我當然知道。那日神戶城中的下層武士夥同賤民殺死城主,開了城門,夾道歡迎著將叛軍迎進了神戶城。事後還有大批亂民加入叛軍為虎作倀。不過那些亂民何嘗能想到,叛軍非但沒領他們的情。反倒是把整座神戶城給洗劫了一遍。喏,你瞧,那邊那些燒焦發黑的房舍可都是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