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道:“董夫人,宣陳總督晉見。”
136為社稷孫露挽能臣 經商會家明論殖民
“臣陳家明叩見女皇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御書房中陳家明底垂首上前恭敬地行了個常禮。
“卿家平身,請坐吧。”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孫露一邊微笑示意,一邊則暗自仔細觀察了一番底下站著的南洋總督大人。不可否認,當看著身材修長、留著長鬚、略顯謙卑的陳家明在自己面前行禮之時,恍惚間孫露已經很難將他同當年那個楞頭青似的青年聯絡在一起了。而這種變化彷彿只時一瞬間的事情,讓孫露在心中不由地就泛起了一股子莫明的悵然。當然她也知道這種感覺不過只是個錯覺罷了。這十年來,無論是在陳家明身上,還是在她本人身上都已經發生了太多太多的變化。此刻這些變化就像是一堵看不見的高牆一般擋在了君臣二人中間。雖然孫露極力的想找會當年推心置腹的感覺,然而剛才黃宗羲的話語卻還是不斷地在她腦種浮現,提醒著她某些君主必須注意的原則。
正當女皇懷揣著極其複雜的心思打量著自己的心腹大臣之時,陳家明卻並沒有跟著就坐。只見他依舊緊底著頭,不緊不慢地向女皇開口道:“陛下,臣今日前來是特來請辭的。”
“請辭?!”孫露的笑容在一瞬間就凝結住了。顯然她並沒有意料到陳家明會向自己提出這樣請求。或是說她還想不明白,陳家明突然跑來請辭的用意。不過多年的帝王生涯已經讓孫露不會對任何事物感到吃驚。於是她很快就恢復了冷靜,繼而以驚訝而又略顯不解的口吻說道:“卿家莫不是在同朕開玩笑吧。”
然而陳家明的樣子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卻見他當即抬起了頭,以一種極為堅定的態度回答道:“回陛下,臣沒有開玩笑的意思。臣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得出這一決定的。”
“為什麼!難道說朕在什麼地方怠慢卿家了嗎?還是卿家誤聽了外界一些不利你我君臣的流言?卿家何以會如此突然的說要請辭!”孫露豁然起身步下臺階追問道。
“陛下待臣恩重如山。可以說沒有陛下就沒有臣今時今日的一切。所以無論外界說什麼,臣都不會在意的。”陳家明堅定的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卿家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請辭!卿家現今正值壯年,而我中華也正是如日中天之時。現在整個帝國都在為未來的開拓齊心努力,卿家作為帝國重臣卻要請辭退出。如果卿家若是不能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覆,那朕斷然不會同意卿的請辭。”孫露語氣嚴厲的說道。
“陛下明鑑,臣正是為了帝國的利益考慮,為了報效陛下的知遇之恩,這才會提出請辭的。”陳家明一個抱拳沉著的回答道。
“為了帝國的利益?為了報效朕?你倒說說,你這麼突然撂擔子,是為了帝國的哪兒方面利益?又怎麼算是報答朕了?”孫露加重了語氣反問道。
“陛下息怒,請聽臣仔細道來。”陳家明謙恭的進言道。
眼見陳家明一副神定氣閒的模樣,孫露忍不住再一次緊盯了他一番,想要看從他身上瞧出一些端疑來。但無論從哪兒一個角度看來,陳家明都表現得無懈可擊,於是她最終還是坐回了龍椅,吩咐道:“那好,你說吧。”
“陛下,恕臣直言。有關外界對香江商會與臣的評價,其實陛下與臣都心知肚明。因此臣十分明白臣現在身負官、商兩職的身份會給陛下您帶來多大的困擾。臣更清楚香江商會日漸龐大的勢力會給帝國帶來多少不利的影響。”陳家明說到這裡一種堅決的態度打斷了女皇的勸阻,卻聽他跟著進一步進言道:“陛下請別誤會,臣說這些並不是來向陛下您訴苦的。臣說過無論別人怎麼說,臣都不會在意。但是臣不能就此無視可能給帝國帶來的威脅。所以臣覺得臣現在辭去南洋總督一職,不管是對帝國來說,還對臣自己來說,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面對陳家明如此一番推心坦言,孫露心頭也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就帝王身份來說,她不得不顧及陳家明在海外無懈可擊的影響力以及國內越發激烈明顯的反對之聲。或許正如陳家明本人所說的那樣,此時退出對誰來說都是一個最好的結果。但同樣是出於一個執政者的立場,孫露還是由衷地希望陳家明能繼續為帝國管理海外事務。因為就經驗、眼界、威望來說,陳家明都是帝國在海外的最佳代言人。
於是孫露在沉吟一番之後,還是毅然地挽留道:“卿家說得沒錯,確實有不少大臣曾向朕暗示甚至明言過對卿家的猜忌。但朕一直以來都對卿家極其信任,從未將這些進言放在心上。朕這麼做並不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