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的計劃,他的艦隊往往就能夠發揮出令人膽寒的破壞力。而此刻奧斯曼的右翼艦隊只不過是在用無數生命和殘破地戰艦再一次證明陳豹的這一優點而已。
從奧軍側翼魚貫齊射的中華戰艦一邊利用己方在火力射程上的優勢對敵艦予以痛擊,另一邊則小心翼翼地使自己的艦隊保持在敵人炮火射程以外。由於奧軍的火炮射程原本就不及中華軍,其在側翼配置地戰艦又大多是為接舷戰而設計。故而雖能裝載大量的水兵,可火力卻十分孱弱。奧軍在配置上的這一弱點無疑是為中華的戰艦大開了方便之門。
使其能比平時更為按近自己的靶子。
奧軍方面雖士氣高昂卻也只能無茶地看這著從己方地發射出的彈丸在中華軍的面前海面上擊起一道道徒勞的水柱。不久之後一些奧軍戰艦開始意識到了雙方在射程上地差距於是便試圖縮短相互間的距離。然而這樣的舉動除了打亂己方原本整齊的陣形之外絲毫沒有對中華艦隊造成更多的影響。面對直衝而來的奧軍戰艦中華艦隊依日保持著嚴謹
的隊行一邊迎頭北上一邊用側舷炮招呼著大呼小叫地敵人。
眼者著中華軍像切豆腐一般削去奧軍右翼的邊角,阿里的臉上泛起了一絲溫怒。然而惹他如此動怒的卻並不是奧軍糟糕的表現,而是中華軍“勝亡不武”的手段。在多數奧斯曼軍官者來中國人的這種放完炮就“跑”的戰術無疑是一種卑鄙懦弱的表現。一個真正的勇士就應該堂堂正正地與對手正面交戰在甲板上用刀槍和勇氣同敵人決勝負。不過就眼前地情景來看,中華艦隊顯然並沒有同阿里“面對面決戰”的意思。於是本著默罕默德走向大山的精神,阿里當即便向艦隊發出了追擊的命令。
“追擊”這個詞在阿里口中或許只是一個簡單的發音。然而對於一支由90多艘戰艦組成的龐大艦隊來說卻並不事一件容易完成的行動。由於中華艦隊處於奧軍艦隊的西南方,為了追擊敵艦阿里不得不率領位於中央的主力艦隊調頭南下。如此一來自然是徹底打亂了奧軍先前的部署。不過阿里本人卻絲毫不把這此問題放在心上,此時的他只是一門心思地想要“追”上中華艦隊給予其最嚴厲的打擊。
正當阿里指揮著奧軍主力戰艦來勢洶洶地調頭猛撲之時,施琅卓領的中央艦隊與項鷹率領的後衛艦隊已然瀟灑地掠過了奧軍的右翼。在這一輪的進攻中中華艦隊共擊沉6艘敵艦隊重刮敵艦12艘。而己方則無一受損。當然在完成了這一輪近乎完美的進攻之後,中華艦隊隨亡喪失了原本佔有的上風向優勢。此外其佇列也因先前的那輪進攻變得略微有些鬆散。不過這一切並沒有給施琅造成太大的困擾。望著身後硝煙滾滾的海面以及雜亂無章的奧軍艦隊,這位帝國上將的嘴角揚起了一抹殘酷的微笑。
“剛才只是個開場而已,真正的好戲現在才上演呢。”如此喃喃自語了一句的施琅隨即果斷地下令道:“傳令轉舵向右,以東北航向前進!”
不過同阿里一樣施琅的命令在一開始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過小的風力一度幾乎讓先遣艦隊與中央艦隊窩在了一起。好在憑藉著施琅等人老練的指揮手腕,中華艦隊並沒有陷入得太深。而隨後朝北轉了4個羅經點的海風再一次從艦尾讓中華戰艦的帆鼓得滿滿的,從而使艦隊又一次恢復了生機。可這樣一來.中華艦隊除顛倒了航向,也顛倒了隊形的序列。先前的先遣分艦隊一下手成了後衛,而項鷹指揮的後衛分艦隊反倒是成了前鋒。
這樣的事若是發生在其他硯隊的身上,多半會引來一場不小的混亂。然而太平洋艦隊的眾提督們卻似乎早以養成了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根本不用施琅重新下達命令,陳豹與項鷹就自動預設了自己地新位置。
與此同時,阿里也已率領著以撒拉丁號為首的三十餘艘主力戰艦南下而至。不直知是存心模仿中華艦隊,還是無意中的一種巧合,阿里所率的主力艦隊同樣形成了一條縱列隊形,並將其他奧軍艦船拋在了後頭。通常來說,兩支縱列艦隊相反透過並不會取得重大戰果。然而這一次,海風卻很大程度決定了戰果。由於兩軍此刻距離比較近,風力又逐漸減弱。因此當阿里的艦隊穿過中華艦隊時其速度緩慢了下來。從而延長了在敵人火力暴露的時間。阿里的撒拉丁號甚至一度同施琅的敖順號拉近到了手槍射程之內。不過這兩艘鉅艦之間最終還是沒有爆發阿里所期望的那種接舷肉搏戰。施琅有意識的拉開了同敵艦的距離,使其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敖順號那驚人的火力。事實上其他的中華戰艦也在做著同樣的事。這種距離對中華軍方面來說十分有利。白炮的猛烈轟擊更是使擁擠的奧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