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6部分

“好,就照二哥你說的辦。”喬承雷同樣坐回了原位道。眼看著兩個弟弟像小孩子般大眼瞪著小眼,喬承雲也只好跟著陪坐了下來。

“你剛才說我們為做生意鼓動朝廷連年征戰。讓許多將士埋他鄉或終身殘廢。可軍人的職責不正是保護百姓,為國家開疆拓土嗎。既然選擇做了軍人自然就得有戰死沙場的覺悟。別說是軍人了,就連商隊的掌櫃、夥計哪兒一次出關不都是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再說朝廷不都給發撫卹金的嗎。廢了的還贍養終身呢。既然做大事就得冒風險。怕死就別當兵,回家抱孩子去不就行了。”喬承雨眉毛一挑譏笑道。

“可是哥,現在韃子都已經向朝廷稱臣了。不會再有人威脅中原百姓,中原的商隊也能安全地在草原上作生意。朝廷又有何理由將更多的年輕人送往荒漠作戰,花更多的錢殺戮草原上的土人。與其窮兵贖武,朝廷還不如將金錢投入到民生社稷上。”喬承雷義正嚴辭地說道。作為一個年輕人喬承雷同樣嚮往烽火連天的戎馬生涯。但這些年的學習同樣也讓他明白了比起耀眼的武勳,讓老百姓過上安定祥和的生活才是朝廷真正該做的事。

“韃子稱臣了又怎樣。承雷,你難道忘了小時候韃子入關,我們全家避難的情景了嗎?那些韃子也曾嚮明朝稱過臣。可一但咱們中原有難,他們就立即翻臉入關趁火打劫。那些羅剎人與韃子沒什麼區別。為了中原百姓的安寧,朝廷也該先發制人,好好教訓那些番子。讓他們從此不敢再打中原的主意!”喬承雨理直氣壯的說道:“至於民生社稷,難道現在中華朝的百姓過得不好嗎?你瞧外面車水馬龍的大街,前朝那會兒哪兒有這樣的盛景。”

“二哥,我確實看到了繁華的大街,但我也見過太原城內汙水肆流貧民窟。中原還有那麼多的百姓生活無著。朝廷不應該更關心本國百姓的生計嗎?”喬承雷痛心疾首的說道。從燕京到太原,喬承雷已經看過了太多的貧民窟。那些貧民貧困、無助、整日掙扎於惡劣的生活條件之下。無論是出於讀書人的憐憫,還是出於天朝上國的自傲,這些情景都讓喬承雷心情難以平復。

可喬承雨顯然有著另一套觀點。卻見他不以為意的說道:“那是因為那些人本身懶惰。而今的中華朝可不比從前的大明朝。只要肯幹機會到處都是。可以走西口、可以跑南洋、可以出海謀生。有手有腳,沒上年紀卻在外乞討,不正證明了他們的好吃懶做嗎。至於那些老弱病殘,朝廷設有育兒院、養老院,商會行會也會建善堂來贍養。憐憫是該給予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懶惰的人。”

“可二哥,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父子們說…”喬承雷跟著便想丟擲在書院接觸到了一些論調。

卻不想當即就被喬承雨直截了當地打斷道:“那些夫子論調我早已耳熟能詳了。他們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其實他們什麼都不懂。酸儒們曾經評擊羊毛商人在南方種牧草養羊違背了農書的記載。但他們卻不知曉當時一斤羊毛的市值抵得上百斤稻穀。農書上的幾句話根本不可能阻止羊毛商圈地養羊。最終還是陛下發兵蒙古,取得了塞外大片牧場,這才解了中原羊毛之急。自此南方圈地養羊的風氣才逐漸消減了下來。承雷,我送你去燕京讀書,是為了讓你學習真正能實用的本事。而不是像那些酸儒一樣只會一味地拿著書本批評這批評那的。”

187喬承雷立志做記者 顧炎武不滿辭教案

面對二哥略顯粗暴的打斷,喬承雷在緘默了半晌後,毅然抬頭道:“二哥,我知道我一時半會兒還說服不了你。但夫子們並不像外界說的那樣是在照本宣科。像崑山的顧先生就曾遊歷東南沿海諸省寫下了《江南實錄》。”

“那些酸儒是在裝神弄鬼,還是在體恤民情,天下人自會有個公道。至於他們被學校辭退,其實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商會里要是有人說那樣的鬼話,我也會讓他捲鋪蓋走人。”喬承雨說著欣然起身,整了整衣服,以不容質疑的口吻命令道:“不過你現在連我這個商賈都說服不了,那就還是給我老老實實地回燕京讀書!”

望著頭也不回走出酒樓的喬承雨,喬承雷黯然地嘆了口氣:“大哥,二哥怎麼會變成這樣。”

“他這麼做也是為了你好。”喬承雲拍了拍小弟的肩膀寬聲安慰道。

“我知道。”喬承雷點了點頭後,隨即又像是下了決定一般回頭向喬承雲開口道:“大哥,我想去湖北的三湘學院唸書。”

“三湘學院?”喬承雲微微一楞道:“為什麼突然想去湖北唸書?如果是為給明年的科考做準備,也應該轉去京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