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或是負責人。而這一比例也恰恰應證了中華帝國目前高等教育的現狀。
雖然孫露一直以來對教育事業都十分注重。不過中華朝在教育方面的精力還是比較側重於基礎教育的普及上。至於高等教育方面,中華朝雖也將前朝的太學改組成了綜合性質的國立大學。但由於高等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因此在發展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上朝廷還是以鼓勵民間發展私立教育為主。幸好在這方面中國的底子本身就不錯。事實上早在前朝時中原的私學就已經頗為興盛了。東林、復社等政治團體更是一直都將書院當作自己同當權派鬥爭的一大武器。另一方面隨著復興黨的興起以及商會對教育的大力投資。各種注重自然科學以及實用技術的實業學校也似雨後春筍般遍佈神州。如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一些學院不僅規模可觀。還儼然形成獨特的治學風格。而這其中又以眼前這六人所代表的學院最富特色。因為這六座學院不僅名聲顯赫、甚至還引領著中華學術界的各大思潮。
果然一行人雖穿行於皇家園林之中,可眉宇間卻是神態輕鬆絲毫沒有拘謹之感。甚至還饒有興致的品評起女皇的後花園來。須知明朝的園林講究以小見大。一石一池往往寓意著山川湖泊。孫露在南京的御花園就是如此。事實上不僅是皇家園林,民間的私家園林更是將“胸中山水”發揮到了極至。搬怪石、植古木只為將萬里江山都移到自家的花園之中。相比之下眼前的湯山行宮則無疑顯得“簡陋”了許多。這裡沒有大觀院式的怡紅翠綠。也沒有盆景似的茅屋竹林。有的只是原汁原味的山和水。皇帝的宮殿掩藏在這些青山綠水間反倒是成了一種陪襯。
“老夫聞言,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不過這一路走來行宮之內水石雖多卻似乎都未經雕琢啊?”一行人之中最為年長的周鑣環視著四周的風景摸著鬍鬚肅然的問道。
“回周老先生。行宮在建造之時確實是儘量保持四周山水原樣的。”董小宛恭敬的回答道。周鑣不僅是儒林名宿同時也是東林黨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若在原來的時空他本該在弘光朝時就被馬士英陷害至死。不過孫露的到來不僅改變了大時代的軌跡同樣也左右了單個人物的命運。而今的周鑣不僅活得好好的。而且還出任了東林書院的院長。如果說王夫之代表著東林黨創新的一面,那周鑣代表的就是東林黨保守的一面。因此面對這樣一個人物想來任誰都是不敢造次的。
“而農啊。聽說你對園林也有些研究。這你怎麼看啊?”周鑣並沒有搭理董小宛而是直接回頭向王夫之問道。被他這麼一問其他人自然也將目光都投了過來。不可否認眼前的湯山行宮的格調確實與目前園林建築的主流有著莫大差別。可回過頭來說這行宮又是女皇著令修建的。品評這樣一座園子確實有些難度。
“周老言之有理。不過依學生看來兩者其實也沒多大的矛盾,對於尋常人來說一塊石成高山,一瓢水成江湖。可對陛下來說江山就在手中。其所需的只是一個休養的去處。既然陛下看中了湯山的山水。自然就不用再他山之石改變這裡的模樣了。”王夫之興致昂然的回答道。眾人聽他這麼一說隨即都露出了會心的一笑。就連周鑣都不禁緩了緩臉色。顯然他也是接受了王夫之這種大氣的解釋。
就在此時走在前頭的董小宛突然停下了腳步回頭向眾人欠身道:“諸位先生們,陛下就在前邊了。”
眾人聽罷一抬頭才發現談笑間不覺已然來到了一處開闊地。山澗清流的泉水順著壁巖間的縫隙潺潺的匯聚成一條小溪在他們的面前若無其事的徑直穿過。期間唯一的人工建築僅是小溪上的一座木橋與對岸的一間簡樸的涼亭。身著便服的女皇此刻正端坐在涼亭內身邊僅有一個宮娥兩個侍衛陪伴左右。雖是三伏天此地卻是涼風習習讓人好不愜意。
“諸位先生一路辛苦了。”涼亭中的孫露起身出迎道。她的這一舉動使得來訪者們受寵若驚。王夫之等人立即齊聲施禮道:“參見陛下。”
孫露淡然的接受了眾人的行禮。微微頷首道:“諸位平身。請坐吧。”
只見涼亭擺放著一張石桌八個石墩,一干人等圍坐之後倒也不覺得狹窄。董小宛照例還是靜靜的站在女皇的背後隨時準備接受女皇的指示。卻見孫露環視了一下眾人之後便爽朗的笑道:“朕今日在此接見諸位乃是向諸位虛心求教的。所以諸位在此不必拘謹。”
眼見女皇的態度如此平易近人現場的氣氛也跟著稍稍輕鬆了起來。本來陳子壯、王夫之、閻爾梅、玻意耳就是女皇身邊的常客。可出於讀書人的矜持,眾人雖不畏於皇權卻也謹守著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