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豪傑子弟們卻不依,他們聚集在一起,把守住各處要道,阻擋已經到了真定附近的周瑜。幾萬人的青壯對於僅三萬騎兵的周瑜來說還是有點麻煩的。就在周瑜考慮著是否要後退時另找新路的時候,卻突然有幾百當地人找上門來,自稱是將軍故人。周瑜一看,還真認識幾個,就是當初王奇幫忙安置的趙雲同鄉。
在他們的幫助下,周瑜不但順利的透過了由他們把守的要道,還憑空多了幾百士卒。所以當週瑜穿過中山國南部,進入安平國北部,突襲攻佔信都的北方重鎮饒陽時,他的人馬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因為兩波人馬的加入,新增加了幾百人。隨後周瑜又出兵攻入河間,幾乎攻佔河間國治所。
袁紹在回到信都後,怕被王奇趁機攻城,也不敢分兵攻擊周瑜。反正信都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所在地,即便暫時沒了北方的供應,還可以從東面勃海郡得到物資。只要堅守到王奇軍後勤耗盡,就可以將他擊退。除了偶爾想到了新主意,就出兵去和王奇鬥一鬥,袁紹基本沒什麼新的行動。
面對袁軍的各種奇招,王奇軍也是見招拆招,針鋒相對。
當袁紹根據王奇的重騎兵,用大量的鐵甲強行拼湊出了一支三千多人的重騎兵後,王奇一陣大樂,立刻讓自己的三千近衛騎兵出動,利用速度優勢,把重騎兵的耗得半死,再讓早就準備好的鉤鐮槍步兵出動,一擁而上,將戰馬放翻在地,把三千重騎兵和他們傷殘的戰馬全都活捉。
然後讓自己的重騎兵出動,將頂著厚盾跟在後面的袁軍步兵一陣衝殺。當袁紹也派出自己的輕騎兵來逗引王奇的重騎時,王奇卻鳴金讓他們回來了。把在城上觀陣的袁紹氣了個半死。
袁軍挖掘地道,也被郭嘉沮授料到,輕易的利用水缸察覺,投石車一陣亂轟,把挖地道的袁軍全活埋在了地下。
夜間襲營,卻因為互相看破,並沒有完整的被執行。互劫糧道,王奇軍都有陳到,高順這樣的大將押糧,袁紹的幾次行動全都被沮授他們識破,反而被伏擊了幾次。反倒是袁軍從渤海和青州運來的一些物資,被郭嘉他們設計成功的劫掠了幾次。
王奇針對袁紹的各種反撲,卻並沒有進行報復性的進攻。他手中的炸藥有限,炸炸城門也許夠用,想要用來炸人卻只能得到嚇嚇人的效果,為了保持神秘性,王奇並不準備採取這種戰法。強行聚集大軍攻城,王奇可不認為冀州兵真的都是吃素的。他還想在平定了河北後,一鼓作氣掃平天下呢,這樣兩敗俱傷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做。
王奇軍採取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策略。郭嘉和沮授獻計,認為袁紹軍雖然和異族騎兵聯合在一起,但內心肯定不互相信任,可以利用這一點,進行離間,讓雙方起衝突,到時不用王奇進攻,袁軍就已經自亂陣腳。
根據他們的計策,王奇又補充了一條,就是儘量的拉攏袁紹軍中的大漢族主義人士,最好能說服他們投降。
根據這一條離間計,信都城中經常傳聞某某被胡兵劫掠啦,某某胡兵吃飯不給錢呀這樣的訊息,而胡軍營中也經常傳聞補給物資缺斤少兩,某個胡兵進城時卻被漢人殺死這樣的訊息。
有不少漢胡將領立在得到訊息後,立刻要求對對方進行報復,卻沒想到被許攸柬阻,建議袁紹清查此事。清查結果,當然是大部分事情都不存在。
但因為看清這一點的也僅有許攸而已,導致胡軍在沒阻攔的情況下,傷了不少袁軍士卒。雖然統領樓難立刻處決了那些不聽號令的胡兵,但雙方的仇恨卻已經種下。經常有雙方計程車卒在私底下打架鬥毆,雙方的將官屢禁不止,就又把責任都推倒了對方身上。彼此之間的矛盾越積越多,只要再出現一點大的問題,就必然會爆發衝突。
當然,王奇在進行這些計策的時候,他的部隊也沒有就這麼閒著。當初既定的戰略目標就是將袁軍主力圍住,現在雖然包圍之勢已經形成,但後方並不穩定。為此,王奇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將清河國,鉅鹿郡,常山國大部,都納入了自己的統治範圍。
這樣一來,袁紹的信都才算是真正的陷入了三面被圍、只剩東面一條通路的境地。等到袁紹察覺,卻是已經有點晚了。
眼見王奇軍的後勤物資源源不斷的送來,後方也越來越穩固。袁紹知道,想要讓王奇因為後方的問題敗退是不可能的了,面對這樣的情況,他開始積極的考慮起怎樣才能擊敗王奇來。
就在袁紹開始考慮動手的時候,王奇針對袁軍的計策也進入了最關鍵的時候。
許攸的存在,讓王奇錯失了一次提前結束戰爭的機會。而且根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