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中事情不斷,各路戰場上也是硝煙四起。
進行最激烈的,當然是長安之戰,由於趙雲率領洛陽剩下的兩萬弓騎兵前去支援,讓長安城中的張繡輕鬆了不少。再加上對此戰早就準備,戰備充足,韓遂連續幾次攻城都沒有成功。
張繡利用胡氏兄弟查探軍情,聯絡趙雲。在韓遂軍一次攻城戰後退兵的時刻,張繡帶著王奇預留下的一萬弓騎、幾千老西涼騎兵,從長安城中快速殺出,和在外面等候多時的趙雲兩面夾擊,成功的將韓遂軍打得連退七十里。如果不是馬超拼死保護,擊傷了追擊的張繡,恐怕韓遂都幾乎要做俘虜了。
而隨後張繡和趙雲共同進行的騷擾戰,讓韓遂軍苦不堪言,無奈之下,韓遂只得讓馬超帶著五千騎兵斷後,自己先期撤回右扶風,準備去西涼再調軍來作戰。表面上卻上書王奇,以開繼續開戰為要挾,討要封號。
就是這一次,因為張繡的受傷,讓馬超和趙雲兩個人有了一次交手的機會,馬超畢竟年紀小經驗少,二十招不到,就被趙雲一槍挑落頭盔,大敗而歸。不過到也讓他拖延到了足夠的時間,使韓遂成功的退到了右扶風。
還有的戰事就是奉命出征呂布的徐庶黃忠兩人,去年大勝了呂布一戰後,兩人就因為大雪而不得不退回汝南。這次出征壽春,才發現壽春也不是那麼好打的。雖然一開始就輕易的攻佔了九江的門戶,臨著淮河的小城下蔡,但由於九江地區屬於南方,境內有不少河流,北方的戰士明顯有點不適應。還沒開戰,就已經有不少士兵生病,雖然還沒對戰鬥力造成影響,但繼續下去的話,肯定會引來大規模的疾病。
呂布又經過幾個月的徵兵,強徵到了幾萬新卒,此時強攻的話,以徐庶黃忠兩人的才能,要擊敗呂布還是完全可以的。但考慮到呂布剛剛娶了曹豹的女兒,和躲避到廣陵的曹操關係良好,他們也不敢冒著被曹操偷襲後路的危險,不顧代價的進攻呂布。
兩人最後上書王奇,表示如果想擊敗呂布或曹操,還不如等兩個互相有著利益衝突的傢伙起矛盾,再伺機進攻。同時利用搶佔的下蔡縣,在淮河上開始小規模的訓練水軍,也讓北軍人馬適應江南水戰。等時機成熟,再和徐晃一起,兩路大軍齊進,擊敗曹操呂布。
剛好徐晃也表示,說是接到糜竺的通知,最近經常有打著曹操旗號的海船,劫掠外出經商的徐州商船,懷疑那是被困在東萊的毛玠李典部,讓他帶兵回防。
看了這些兩邊的建議,剛好王奇也想集中兵力對付袁紹,就很果斷的下令取消這兩處的戰事。
前面的戰局,對於王奇來說並不是至關緊要的。真正有重要意義的交戰,來自郭嘉所在的濮陽防線,這也是王奇匆匆趕向濮陽的原因。
第一百八十章 神秘火海
當袁紹的人上書要求封袁紹為王時,他的大軍正在鄴城進行最後的休整。
袁紹不愧為袁紹,他的成就絕不僅僅因為他有四世三公的家世。統治冀州不到兩年,憑著開明的政策和強大的人格魅力,已經完全將冀州民心收伏,至少是已經將冀州的豪門大戶收伏。
因為這些豪門大戶聽說袁紹得勝歸來,即將兵發洛陽,就紛紛主動要求向袁紹資助軍糧軍械。而冀州也不愧是一直以來的中原第一大州,即便現在已經被豫州取代,幾百年積累下來的實力,還是沒法讓人忽視。
短短几天時間,自願捐助的軍糧,就可以讓袁紹的大軍維持近一個月的耗糧。其他的軍械鎧甲之類的,也是不計其數。當袁紹率軍離開時,他的二十幾萬大軍,已經全部配備了鐵製或鋼製武器,精銳部隊,更是大都裝備上了鎧甲。
當袁紹的大軍達到黎陽時,正好接到了劉協任命他為魏國公的詔書。
接到訊息的袁紹,雖然聽探子說王奇已經增兵濮陽,而黃河畔的白馬津也已經正式封閉,但他還是不管一部分臣子的勸柬,堅持決定南下攻擊兗州,進而揮師進攻洛陽。為此,還將堅決反對的田豐留在了黎陽,不准他隨軍參戰;主張繞道河內,經孟津攻擊洛陽的許攸,也被袁紹笑話為不識古來戰例。
他認為過河內,極有可能遭到關羽和張遼的夾擊,自己軍騎兵不多,遇到張遼的騎兵定然吃虧,還不如渡河西進,利用自己的精銳步兵攻城略地。
考慮到必須師出有名,袁紹還根據審配的建議,讓陳琳寫了一篇械文,闡明討伐王奇的緣由。陳琳的文采很不錯,一篇討王械文照樣是以“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開頭,洋洋灑灑幾百字,實質內容也和歷史上罵曹操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