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只是暗中表示支援石廣元。反正幾人都是君子之交,不可能輕易翻臉。
到是在和劉表商談時遇上了一點小麻煩。
對於和王奇結盟一事,劉表本人還是非常重視的,不但親自接見了石廣元,還特地派了蒯良蒯越兩位大臣和石廣元商量結盟事宜。又委派了幕僚傅巽前去商談通商之事。
對於石廣元提出的合兵攻擊袁術,蒯良蒯越都很贊同,但對於石廣元說的兩家以各自打下的領土為界,兩人顯然無法接受,特別是蒯良,認為南陽是荊州的領地,絕不可能讓給王奇,甚至說如此根本不必再談。蒯越還好一點,只是說荊州願意出錢糧將王奇軍打下的地贖回來。
南陽曆來是荊州最繁華的最富庶的地方,現在袁術的實力可是和擁有整個荊南的劉表相差無幾,如果真要打的話,劉表絕對不可能輕易的戰勝袁術,甚至還有可能輸給窮兵黷武的袁術。石廣元不是無能之輩,利用水鏡山莊的來的情報,他知道劉表極為寵信小舅子蔡瑁,馬上就請和蔡家是女婿的黃承彥引薦,拜訪了蔡瑁。利用王奇和黃月英有婚約一事,請蔡瑁在劉表面前美言幾句。蔡瑁當然是爽快的答應了,雖然不知道他最後是怎麼規勸劉表的,反正劉表最後大致同意了這一條件,只是改為地盤和官員可以由王奇管理,但是每年還是得上交一半賦稅給荊州。
石廣元早就得到過王奇的授意,只要答應地盤歸豫州就行,就算賦稅全歸劉表也沒什麼大的問題。戰爭打的就是人口和資源,南陽這兩樣都不缺,王奇看重的就是這一點。
也許蔡瑁出的不是什麼很好的主意吧,當石廣元提出要籤書面條約時,劉表的臉色顯然有點尷尬。但是礙於面子,他最後還是和石廣元一起乖乖的在上面簽了字。
到是傅巽那邊的商談很容易,豫州這邊參加的是石廣元從潁川書院下院帶走的商務生,他們都學過王奇的所謂談判技巧,在和傅巽談判的時候,當然是耍盡滑頭了。那傅巽本來就是一個文人,讓他來談判這些他認為十分低賤的商業事務,難免就有幾分不在心,迷迷糊糊的就完全接受了那幫學生們提出的看似公平的條約。劉表對於這個也不關心,當然是照章接受了。
作為條約後續的換文工作,這位還不知道自己犯錯了的傅巽又被派來帶回經過王奇簽署的正式條約。
王奇知道傅巽這樣的人的本事,對他十分客氣,熱情的接待了他,還以厚金饋贈,請他在劉表那兒多多替自己美言幾句。傅巽也不是很有骨氣的文人,對於這樣的好事當然也樂於接受了。
等到送走了傅巽,王奇的軍隊也正式集結完畢了。
初平二年三月,本來應該正是春暖花開,開始春耕的時候。但因為袁術的來犯,王奇不得不把軍屯春耕延後了。
實際上,王奇現在並不想和袁術全面開戰。一旦全面開戰,以袁術的實力,王奇根本不可能在一兩個月內消滅他。如果計略成功的話,也許只要半年就行,但如果不成功的話,拖上幾年也有可能。
對於王奇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迎回漢帝。所以王奇打算,和袁術交戰,狠狠的打一仗,將他打痛,將他打怕,只用一仗,今後就讓不敢再輕易攻擊潁川。自己也好騰出手來對付北方的威脅。所以這一次,除了留下一萬潁川守軍防備陳留,其餘的六萬五千,全都被王奇派上了戰場。
三月中旬,經過短暫的趕路,近六萬大軍已經兵分兩路,趕到了和南陽交界的昆陽,父城兩縣。
之所以分開,那也是因為情報顯示,袁術軍現在兵分兩路,分別駐紮在和昆陽相鄰的葉縣,和父城相鄰的魯陽。
本來王奇完全可以直接進攻,利用集中的優勢來個各個擊破,但是現在袁術還沒有主動動手,為了名聲考慮,王奇決定分兵迎之,等他動手了,自己才正式的還擊。為此,他還將南陽方向的兩縣居民後撤了很大一部分,堅壁清野,迎接袁術軍。
所有的情報顯示,一場大戰即將展開。
第一百十二章 孫堅被俘
魯陽袁術營中,孫堅正端坐在自己的偏帳中。
他這一路的領軍大將是橋蕤,孫堅雖然被袁術任命為了副手,但從來沒把真正的軍隊指揮權交給過他。這一次兩路大軍出征潁川,一路四萬人,以張勳為帥,雷薄,陳蘭為副,年僅十六的孫策亦隨軍;一路三萬五千人,以橋蕤為帥,孫堅為副,程普等將隨軍。除了第一猛將紀靈被派去防守襄陽了,袁術軍其餘的大將可以說是悉數出動了。
這一次袁術算下足了本錢,在討董回來以後,他就已經新徵了三萬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