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陳鐵摸了摸鬍子,道:“那你說,要是我舉薦王先生入朝為官的話,怎麼樣?”

“啊?萬萬不可!”房玄齡急道。

陳鐵道:“哦?有何不可?”

房玄齡腦中念頭急轉,額頭漸漸滲出虛汗,猛然下定決定,咬牙道:“老師乃當世大儒,不說我等,就是朝中王侯尚書之流與老師相交者也是眾多,所以若是老師入朝為官必定舉朝震驚,就是主公。。。主公也要遜他一籌!所以萬萬不可!”又道:“王通雖是我師,但玄齡既效忠主公,自然為主公謀事,所以此事萬萬不可!”

“哦?呵呵。”陳鐵見房玄齡如此反對,知道他是急與表態,心下大定,當下笑道:“玄齡不要會錯了意,我的意思就算我請到了皇后的懿旨,可是這李靖帶兵進京的事要是傳到皇上的耳中,只怕也難免引起皇上的猜疑。。。”

房玄齡遲疑道:“那主公是想。。。”

“自然是借王通。。。啊,借王先生引開皇上注意了。”陳鐵道:“你剛才也說,你師入朝,必定舉朝皆驚,所以只要我們在讓李靖入京的同時,讓王先生入朝,那自然也就。。。”

“可我師若在朝中,對主公計劃也危害甚。。。也甚有干礙啊。”

“那倒沒事,”陳鐵輕輕一笑,道:“大儒當然要幹大儒的事了,自古以來,最有學問之事莫過於編史書了,只要我們先用個虛銜將王先生引入朝中,然後將那修史的工作丟給他去做,那他哪裡還有功夫打斷我們的計劃?”

房玄齡猶豫道:“可是周書與陳書目前都已有人修撰,若是將這些修撰之事半路移交到我師手中,只怕。。。”說到這,偷偷看了眼陳鐵臉色,見到一切如常,這才接著道:“不若另尋別事。。。”

“不用!”陳鐵打斷道:“周書與陳書雖有人修,但自晉分南北之後,北有魏、齊、周,南有宋、齊、梁、陳。目前雖各有史書,但皆為斷代史,彼此孤立,記事重複,又缺乏聯絡,甚是可慮,所以這次我招王先生入朝,固然有我剛才所說原因,但若王先生能將這些散亂斷代史書刪繁就簡,重新編纂,改成南,北二史,則也可令王先生青史留名!”

房玄齡大喜,連忙行禮道:“如此便是無官可做,我師也定然欣然前來!”

陳鐵看著房玄齡輕輕一笑,這次自己無意間逼他在自己和王通之間表態,雖然最後自己佔了上風,可是在他心中畢竟對王通還有不捨,自己這次用王通吸引楊廣注意可謂兵行險著,要時刻注意。。。想了想道:“那玄齡你一回就將這個好訊息告訴王先生吧,就說我。。。朝廷準備封他為。。。著作郎。。不,不,這個小了點。。。對了,你就說,朝廷封他為秘書少監,從四品,讓他隨時準備上任!”

“這,這。。。”房玄齡猶豫道:“一開始便是從四品,是不是有違朝廷制度。。。”

“這樣才足以說明朝廷重視嘛,何況我不也是。。。”陳鐵頓住,笑道:“好了,你一會就去告訴他吧!”見房玄齡似乎還是有些猶豫,想起他目前尚是從六品的羽騎尉,當下輕輕一笑,從他身邊走過,邊走邊吟道:“他日我建凌煙閣,他立閣下爾上樓;再掛二十功名像,玄齡首幅他哪幅?”

房玄齡原準備跟在陳鐵身後回屋,此時聽到陳鐵所吟,頓時身形一頓,雖然不知凌煙閣是何地方,但詩中之意卻是昭然若示,禁不住狂喜道:“玄齡誓死效忠主公!”

傍晚時分,陳叔達進入大興城,穿街入市來到丞相府門口,將手中馬韁丟給門口下人後,直入大廳,卻沒有見到陳鐵,只見一批丫鬟正在將飯菜擺上桌子,連忙抓住一人,問道:“丞相何在?”

丫鬟認得陳叔達,連忙道:“丞相正在書房,還未過來。”

“恩,”陳叔達抓著丫鬟的手一鬆,任那丫鬟握著手腕跑到一旁,自己徑自向書房走去。

來到書房,推門進去,只見陳鐵獨自一人正在寫字,連忙上前道:“拜見主公!”

陳鐵見是陳叔達,雖然知道必然是李靖已帶兵迴轉京城,心中大喜之下還是問道:“可是李靖領兵回來了?”

陳叔達走上前道:“正是,只是李靖只帶回二十萬人馬,還留了十萬在幷州,說是既得幷州便不可輕棄,日後也可以為退步之地。”

“不錯,這倒是我沒有想到的地方了。”陳鐵放下筆,上前扶住陳叔達兩肩,高興道:“叔達此次勞苦攻高,快快下去休息,我這就去宮中請旨!”

“謝主公關心。”陳叔達連忙行禮,看見陳鐵連吃飯都不顧了急匆匆地小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