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有點不耐翁同的話,皺了一下眉頭,打斷翁老頭的話道:“翁師傅,您這話不矛盾嗎?他們既然不敢與我大清兵戈相見,又何來想擊敗我大清的妄想?再說這與朝鮮有何關係?”
“正因為他們不敢直進攻我大清,又必須進攻我大清,所以其戰爭只能是在朝鮮開打。”
“朝鮮將成為交戰之地。朕已曉。朕問地是為何朝鮮能定我們在短期內發起戰爭。”
“皇上是否還記得朝鮮甲申之亂?”
光緒不知道這老頭為什麼扯那麼遠還是點了點頭。說道:“朕記得。那次是倭人乘我大清與法蘭西在雲南、安南激戰之際發起政變。虧了袁慰亭當機立斷怒斥長官率四哨官兵驅逐倭兵。力保朝鮮國王不失住了我大清這個屬國。免除了我龍興之地地威脅。”
朝鮮甲申政變發生在九年前(1884年12月)。日本駐朝鮮公使繡添進一郎率日本兵劫持朝鮮國王屠殺親中地朝鮮官員。在竹添進一郎地逼迫下國王很快頒佈了新政綱領。任命了新地官員。英國美國等西方列強地使節晉見了國王。視大清在朝鮮地軍事力量如無物。
就在眾人都以為朝鮮大局已定地時候常駐朝鮮地小小四品同知袁世凱力勸自己地頂頭上司吳兆有、張光前出兵平叛。吳、張二人當時都是一品、二品大員。他們堅持以等待國內命令不挑起戰事為理由力阻袁世凱出兵。袁世凱最後以一句“……如果因為挑起爭端獲罪。由我一個人承當。決不牽累諸位”勉強說服他們僅四哨人馬(每哨一百人)與佔據朝鮮王宮地日本人和朝鮮衛兵開戰。經過一番血戰。趕跑了盤踞王宮地竹添進一郎。從日本兵手裡搶出了朝鮮國王。從而使朝鮮沒有落入日本人之手。
翁同苦笑了一下。說道:“袁慰亭戰事取勝。當時誰也沒有想到。記得少在事發九天之後下發了一道‘目前辦法定亂為主。切勿與日人生釁’地密令。哎當時電報不能直達漢城。有什麼指令須先得用電報發到旅順口用兵艦送遞漢城。實在是誤事之極。”
少是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字。
光緒明白翁老頭說這話明裡是感嘆通訊的不暢實際是告李鴻章一狀,說他對日消極。但此時光緒不想聽這些,只想聽到自己關心的答案。他心裡甚至有點厭煩這個說話哆嗦的老頭了。
翁老頭自然知道光緒此時的心情不佳,但他就是想賣一個關子,就是想讓光緒的印象更深刻。他接著說道:“戰事是勝利了,但我們大清在這事的最後處理上卻大大的失敗了。可以說我們是大勝而敗,而日本人是大敗而勝,這個甲申政變給大清和日本之間的戰事埋下了一個伏筆。日本人也有了一個引我們上鉤的誘餌,可悲的是我們大清不得不上鉤。而且他們隨時可以利用這個來開啟戰事。”
光緒很不認同這個嗦老頭的話,問道:“此話怎講?翁師傅以前怎麼不說?”
翁老頭拱了一下手,說道:“老臣也是看了《風雨報》才知道日倭的狼子野心的。皇上,請聽老臣詳說。”
光緒臉上的神色稍緩。
翁同說道:“甲申政變之後,日本先和朝鮮簽訂了一個《漢城條約》,明確規定朝鮮以國書向日道歉、賠款、緝兇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日本有權增加
的駐軍。不久之後,日本又和我大清談判,對付開:是:清軍撤出朝鮮、懲處參與事變的清軍將領、撫卹事變中日方商民。此事錯在日方,我方談判使者據理力爭,此三條遲遲沒有談成。但少擔心談判破裂引發戰爭,故建議朝廷‘議處營官、賠恤難民兩層,縱不能悉如所請,須求酌允其一,捭得轉場而固和局’,並說‘日人最貪小利,……即使加恩優恤,諒不過數萬元’。談判的最後結果是我方答應對日方商民‘酌加撫卹’。”
這事光緒自然知道,他問道:“這是朝廷諸公商議而定,難道有什麼問題?”
翁同嘆了一口氣,說道:“朝廷諸公不清楚萬國公法,自然不如少明白其中的訣竅。我方所出的銀子‘諒不過數萬’這話不錯,我大清也確實不在乎這點點小錢。可是,這不過數萬的錢賠償出去就讓泰西列強以為袁慰亭平叛之事是錯的,表示我大清在向日本人道歉。”
光緒大聲說道:“豈有此理!我方出錢不是為了早日解決雙方之糾纏,早日恢復朝鮮的安寧嗎,好心難道錯了?泰西人可惡之極!”
翁同見光緒發怒,越發平靜地說道:“因為我方已經認輸,談判也就順利起來,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當時少的心情很好,在與日酋伊藤博文共進午餐時,說了下面的話:‘……,吾知貴國尚無侵佔朝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