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攀越的威信,尤其朝中的武官,大部分都是他的崇拜者,其中還有許多還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宣和帝找了許久才找到一個能做自己人培養的夏明,如今夏明突然落馬,他在倉促之間竟是找不到第二個合適的人替之。
前朝倒是有好幾個被推舉上來的人,論資歷論能力,那幾人確實都很適合做新任的兵部尚書。可問題是,他們一個是凌珣的舊部,一個獨生子受過凌珣救命大恩,還有一個是凌珣的深度崇拜者,連平日裡代步用的馬都要和凌珣的坐騎起一樣名字的!
宣和帝覺得自己快要吐血了。
而就在這時,文遠侯突然親自上朝,當庭指出案子裡的種種疑點,要求再一次徹查驍王妃中毒真相,為外孫女討回一個公道。
文遠侯從前是御史大夫,都察院的頭兒,一張毒嘴噴遍天下毫無壓力,就連宣和帝從前也沒少被他噴。雖說他早年已經告老還鄉,可嘴上功夫依然毒辣,一朝重出江湖,仍是叫人招架不住。
宣和帝驚怒得恨不得當庭宰了他,可從前為了自己仁德聖賢的名聲,他素來都是被噴了也一副“朕虛懷若谷,善於納諫”的寬宏模樣的,如今若是表現出異樣,豈不是叫人懷疑?
於是宣和帝只能死死壓著殺人的衝動,擠出笑臉對老爺子好言相勸。
好生安撫了一番之後,文遠侯倒也沒再鬧,可驍王妃中毒之事的真相大夥兒心裡也明白得差不多了——能在朝中混的,誰都不是傻子,宣和帝只對外公佈了兇手是誰,為何行兇,可文遠侯卻是將案子裡的細節一一說了出來,如此一來,還有誰反應不過來呢?一時百官們心思各起,紛紛在暗中琢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