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紋銀”是中國國家最終的結算和儲備白銀,是中國國庫用銀。更是中國的“基準貨幣”所以“紋銀“的外流就極大地動搖了中國的國本。
另外,由於大量劣質和成色不等的白銀貨幣,又經他們之手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市場,這又使得中國貨幣銅、西班牙銀幣、紋銀之間的換算關係陷入紊亂,作為基準貨幣“紋銀”的大量流失,更加使得貨幣換算關係的紊亂不可收拾,這最終摧毀了中國的貨幣稅收體系。
銀兩與制錢並行,給商品交易和貨幣流通帶來很大的不便,如果不是這幾年白銀外流減少,恐怕滿清政府早就財政破產了。
錢莊與票號一直是銀兩與制錢並行幣制的鐵桿支持者,因為他們可以從中淡利。
而買辦階級則是除了洋人之外的最大受益者,所以李秉衡不管三七二十一,認準了就開火,不給這些出賣國家利益的漢奸走狗們一絲活路。
去年滿清政府頒佈了《幣制則例》,政府鑄造銀元,成為合法貨幣。不過目前還沒有來得及正式發行。
國人使用銀兩的習慣過久,要廢除銀兩,必須分步驟地逐步推行。
上海是全國的經濟金融中心,如上海行得通,則推行各地、當較容易。
交通銀行改組後將在上海設立總行,而不是在北京,這也顯示了李秉衡與盛宣懷等人的決心。
之前中國通商銀行、淅興銀行、交通銀行、四明銀行等十數家總行設在上海的銀行都獲得發行紙鈔權。
不過,這些紙鈔都是兌換券。不是法定貨幣,白銀和銀元才是真正的通貨。
而南華的紙鈔與金屬輔幣是目前改革幣制最好的硬通貨,國民普遍對南華泣種非常難以仿製的新奇的紙鈔很有動,賊,而且南華的紙鈔甚至成了許多收藏夾的收藏品,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種紙鈔可以當做通貨貨幣。
交通銀行利用特權與影響力,可以使發行的紙鈔避免因取消銀兩與制錢作為流通貨幣,而導致有可能出現的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災難,上海的銀行、錢莊為保護自己。就會緊縮放貸款,而企業得不到銀行的支援,資金週轉失靈,商家則被迫以“大拍賣大減價”的方式傾銷商品,回籠資金,整斤小民族工業都會受到影響。
趁著滙豐銀行倒閉後引發的一連串的倒閉與破產,列強的銀行機構已經沒有力量再來掣肘“幣制。改革。
推行紙幣的另一大難題便是目前滿清中國銀根吃緊,沒有足夠的白銀儲備,最為重要的,就是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作為穩定紙鈔的匯率。
洋人們眼下沒有太多的精力來兼顧此事,而堅挺的南華元網好又能作為堅實的外匯儲備,加上南華提供的各國“貨幣”這也不再是一直呼籲“改元廢兩”甚至是推廣紙幣的銀行家們的頭疼之處。
交通銀行推廣紙幣,可以使的最大幅度地掌握排程現金、最大可能地集中白銀等貴重金屬,以作為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各種物資的經費之用。
這對滿清政府也是有好處的。交通銀行以紙幣收兌了民眾手中及社會各方面持有的白銀和銀元,這是一種強有力且有效的資金集中手段。既能使財政不再吃緊,又能使資本寬裕,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
月口日,南華國家銀行將向清政府收購大量的白銀,使得大量的南華元進入國內,而其中大部分資金將存放於交通銀行,作為它發行紙鈔的有力支援。
當時的蘭芳元為何一發行就迅速的升值,也有這種新式紙鈔本身具有的獨特的硬通貨功能,而交通銀行發行同類貨幣,無疑是有相當大的可能性的。
月日,交通銀行與度支部聯合釋出公告宣佈:統一貨幣發行權,實行紙卓政策。
以交通銀行所發行之鈔票“交通幣”為法定貨幣,其他銀行不得繼續發行新鈔票。
所有完糧納稅及一切公私款項之收付,概以交通幣為限,不得行使現金。
其他原經度支部核准發行之銀行鈔票,準其照常行使,由度支部定期以交通幣換回。
另外,實行白銀國有,禁止白銀流通,並將收歸國有的白銀移存南華。作為外匯準備金。
凡是銀錢行號商店及其他公私機關或個人,持有銀本位幣或其他銀幣生銀等銀類者,應自下月起交由交通銀行發行準備管理委員會或其指定之銀行兌換交通幣。
放棄銀本位利,採用外匯本位制。為使法幣對外匯比價穩定,規定由交通、中國通商、光華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交通幣的價值用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