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精衛從昨天到今天,一直在黃興耳邊數落著宋教仁,不過黃興卻一直沉默不語。

“改組同盟會,他是想怎麼改,他當同盟會魁首,還是讓那李光華或是徐伯稱當家作主,到時你將置身何處?”

到時將置身何處?

黃興喃喃念道,“誰有能力領導革命便為雄,那李光華等人確實有才能,能治理一國,而我等,依然疲於奔命,奈何不得滿清。如今看來,當年之爭,誰對誰錯?”

胡漢民在一旁拍著桌子說道:“我決不承認,要不是當時李光華等人利用我同盟會,在南洋竊取我等之成果,靠著同盟會的名頭聚攏革命精英,他們怎能有今日之成就。不。這是同盟會的成就,改組同盟會。那是不是我們都要去南華當官。他李光華肯不肯讓位?”

這話句句誅心,說得黃興心驚肉跳,前後幾年他們這派人與南華那邊的爭執與糾紛,一路風風雨雨,貌合神離的合作,歷歷在目。

“對,要不是他們在背後摯肘,我們革命早就成了,當初我們拿下鎮南關,何等風光,廣西指日可下,雲南旦夕可平,可恨那李光華小人。居然說動中山先生求穩,一穩穩到了被打出廣西。廣州起義,我們幾乎就要成功,但是後續無力,我們已經有與滿清正規軍事決戰的能力,只是武器彈藥與糧餉依然不濟的緣故。現在有立憲派士伸合作,要糧餉有糧餉,要人有人,革命以我等為尊,奈何竟要懇求那李光華來領導?可笑!”

汪精衛慷慨而談,神情肅穆。一臉幕氣,彷彿李秉衡與宋教仁等人徹頭徹尾的小人,並且狼狽為奸。國家多難,正要他們這樣的精英站出來解救民族危亡,捨我其誰。

自從與立憲派達成一致,準備在長江流域發動幾省革命後,汪精衛等人便躊躇滿志,希望一舉覆滅滿清,建立民主政府,成為開國元勳,將來成就未可知也!

但是宋教仁在上海的宣告無疑是另起山頭,認為革命絕對不像黃興等人想象的那麼簡單,”口蔣到了古憲派的支援,但是將來革命成功後革命愛人將只兒帖 斤小階級的利益?

毫無疑問,政府權力都將把持在立憲派手中,但是宋教仁每次這樣的言論都會遭到汪精衛等人的攻擊。認為這是在破壞同盟會與各地方勢力的關係。

在他們看來,各地立憲派的中堅人物地主士伸與資本家紛紛加入革命陣營,將來是革命黨人的天下,雙方各取所需,各安其職。

要是讓南華的革命黨人來主導革命。汪精衛等人有自知之明,萬萬無法與他們競爭。

自從南華崛起後,許多華人都深為南華是華人所建之國而揚眉吐氣。並且因為南華在全世界範圍內的保護華人舉動感動不已,更是為南華對列強國家的強硬而深受鼓舞。

李秉衡、徐錫麟以及秋謹等這樣的革命黨人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他們每一個人在國內的聲勢都直追孫中山與黃興,要不是國內一直宣傳李秉衡等人都是同盟會與光復會員。聽從孫中山的領導,滿清政府與立憲派人也多有壓制輿論,甚少報道南華的情況,只悄聲望早就蓋過了孫中山與黃興。

聽說宋教仁號召李秉衡與徐錫麟等人站出來號召革命,滿清朝廷嚇得眾皆失色。

同一時間,李秉衡釋出了重要講話,大部分的南華國民包括部分在上海安裝了收音機喇叭的地區都聽到了他的聲音:拍拉圖指出,節制和審慎是政治家的美德。然而這一切,必須以對公民權利的尊重為基礎。否則,節制和審慎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一旦進入現實利益博弈領域,基於人的叛逆心理,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歷史證明,朝野失去信任,缺乏坦誠的對話機制,缺乏民權的救濟機制,在情緒化的民主浪潮中,政治改革方案設計的種種小心翼翼,很有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危機,在這裡。我要指出所謂皇族內閣的保守以及導致的危害,它將使得上下離心,全國不再對如此**與**之政府報任何的信心。

《欽定憲法大綱》妾於“君上大權”的舊條,還規定皇帝有權頒行法律、黜涉百司、設官制祿、宣戰議和、解散議院、統帥海陸軍、總攬司法權等。立憲的結果仍然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合一。君主依然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的龔斷者。可以隨意錄奪臣民權利。

宣統初年多次驅散請願代表,假意將預備立憲九年改為五年,無時不刻不在拖延,妄圖繼續保有**統治。雖宣稱於明年開國會,但去年皇族內閣這一騙局,使得明年國會已無開辦之必要。

以滿人王公貴胄與官僚世家為首的**之官僚資產階級不除,中國永無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