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映典等也覺得再繼續趕路會影響士氣,不如就地休整。
於是就地駐紮,拿出酒食犒勞大家。
自從起事以來,眾人的神經一直是緊繃著的,直到此刻才略微放鬆下來。
馬宗漢口齒伶俐,繪聲繪色的將安慶起義的前後跟熊成基等人講了一遍,徐錫麟等人也在一旁拾遺補缺。
聽到眾人只憑著兩百多人便打退了兩千餘清兵的十多次進攻,熊成基等讚歎不已,又細細追問詳細過程。
其中炮營管帶倪映典對李秉衡也能操炮驚歎不已,兩人又是同歲,也聊得投機,不由惺惺相惜。
徐錫麟連連擺手道:“此戰輕鬆異常,但實際驚險異常。若非光華等人在外佈置嚴謹,行動嚴密,將官員一網打盡,並攻佔軍械所,此戰斷未可知。又兼光華等人所配之軍械犀利異常,射程遠打的精準,清兵一個不得近前。火力之猛平生未見,我竟不懂使用。”
陳伯平與馬宗漢等人也是連連點頭,都說僥倖。
熊成基聽聞竟有這等利器,一疊聲的催著李秉衡拿槍來觀看。
李燮和去提了支自動步槍與衝鋒槍,分別讓熊成基等人觀看,並在旁指點如何使用。兩人都深深訝異,聞所未聞有可以連發的步槍。而衝鋒槍更是讓兩人眼前一亮,“若是裝備上一個營短兵相接時突擊,定可收奇效。”倪映典肯定的說道。
熊成基則對自動步槍愛不釋手,仔細把完了片刻,按捺住試槍的念頭,將彈匣裡的子彈退出後又裝上,扳機扣到底,槍機發出突突的聲音。沉默半晌,說道:“此槍太過逆天,流傳至外國非我華人之福。我國士兵文化低,難以列裝此槍,即便會用也不會保養,徒浪費爾。而列強軍隊適用此槍,將來戰場上遇見,勝負立判。”
李燮和也點頭道:“我初見此槍也是驚駭不已,又可單發又可連發,連發時有如機槍,加以衝鋒槍,又後勤得當,此等軍隊天下何人能敵?”
李秉衡說道:“此槍造之不易,我們在南洋費了幾個月才造了六十餘支自動步槍三十餘支衝鋒槍。況且這兩種槍極費子彈,只能裝備小規模部隊支援特種作戰。”
“說到特種作戰,這又是光華的一大發明。”溫生才向來推崇特種作戰,說著又將特種作戰的戰法詳細講了一遍。
熊成基等人都是知兵的,聽了都覺得大有道理。又問詳細訓練方法,李秉衡將其中幾種簡略介紹了一下。
倪映典歎服道:“道理大家都懂,真要訓練起來,可不知道如何著手。難為光華想的出來,槍也造的好。難怪同盟會同志往來談到此次總部遷往南洋,都要提到光華在南洋諸事。”
李秉衡嘆了口氣,將南洋始末講與眾人聽了,又說道:“南洋資源豐富,華人眾多,但畢竟不是國土。即便據為己有,也缺乏戰略縱深。四川也與南洋相似,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眼下還未開發,今後可為我等戰略大後方。眼下熊克武於四川反覆奔走,與張培爵、黃樹中等人廣為聯絡同志發動起義,由於叛徒出賣、眾寡懸殊,至今已數次失敗。若是味根(熊成基字)與炳章(倪映典字)領軍入川,則革命聲勢可成。若不成,亦可從雲南等撤往國外。”
熊成基凜然道:“我願入川,既已起兵,總要轟轟烈烈的幹他一場。”
李秉衡又交代李燮和與陳更新二人也同去四川,一路向眾人講授以特種兵戰法與清軍遊擊周旋,萬萬不可與清軍硬撼,儲存實力為上。李燮和又是革命老同志,於熊成基等人也有威望,有他在一旁照應李秉衡也能放心回南洋。
第二天一大早就開始趕路,快到蕪湖的時候被當地清吏探知了行蹤,於是眾人加快了行進速度。
炮營管帶倪映典命令轟擊蕪湖,只發了幾炮,又讓大家假作圍城。蕪湖官員嚇得一個勁的往兩江總督府拍告急電報。
端方氣急敗壞,眼下大軍都在往安慶趕路,一旦革命黨人往攻南京,天下震動。於是急令各地兵馬往南京集結,準備防範革命黨人來攻。
到得下半夜,又是金蟬脫殼,悄悄的往宣城趕去。
大隊人馬趕到宣城後已是人困馬乏,稍作休整後,整軍往宣城下列陣。宣城縣令見對方推出大炮要攻城,心知小城經不得折騰,連忙令人舉了白旗開城投降。
兵不血刃的得了宣城,眾人好好休息了兩天,一邊讓人打探訊息,一邊向組織去電告知目前情形。
光復會浙江的同志來電說,自從安慶起義的訊息傳出後,滿清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安慶。受到了安慶起義的鼓舞,眼看同志們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