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性。這也讓李秉衡大為憋悶,透過期貨作多沽空等槓桿效應撬動數倍乃至數十倍於己的資本,用這些錢套購貴金屬等計劃實在是沒有希望實現。

也許目前要做的是儘量讓國家的工業實力強大起來吧,等將來還是有機會的。這個世界只有兩種方法利潤最高,一種是搶劫,另一種是投機。這兩個方法列強國家可以說是使用的爐火純青,李秉衡也不介意將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張振勳一到上海就聯絡了銀行界人士嚴信厚、朱佩珍與周晉鑣等十餘人商議合併幾家銀行的可行性。幾人爭論激烈,意見完全相反,反對的意見比較多些。

其實不僅出於自身利益,還有一點就是這些人內心對洋人有些忌憚,一旦合併銀行得到壯大後,外商銀行必定會想辦法加以打擊,這也讓許多人心存顧慮。

四明銀行自從李秉衡注資後業務發展順利,又經清政府度支部批准發行銀行券,也就是在國內通用的鈔票。當時清朝只有戶部銀行與交通銀行以及在上海的幾家商業銀行有發行鈔票的權力,四明銀行又資本雄厚,眼下極受推崇。首批發行的鈔票有兩百萬圓,一經發售就受到各地的歡迎與信任。企圖獨霸中國金融市場的外商銀行嫉妒不已,互相勾連並向四明銀行發起夾擊,他們欺負中國開辦的銀行普遍資本小經不起擠兌,將四明印發的鈔票攢到一定程度就來擠兌現洋。虞洽卿早有準備,之前李秉衡提供的日圓已被分批兌換成金銀與銀洋,並且周晉鑣等寧波人也呼籲各處浙江人開辦的商店、錢莊、銀號幫助代兌。

外商銀行無計可施,灰溜溜的偃旗息鼓。

這時張振勳也對中國通商銀行進行重新注資並改組,之前他只有10萬兩白銀的股本,如今他又入了100萬兩白銀,並勸說嚴信厚投入50萬兩,兩人共同召開董事會,協商擴股。之前中國通商銀行有大量官方資本,開辦之初就向度支部借了100萬兩的官方庫銀,盛宣懷與北洋集團高官有近200萬兩的股本。張振勳在國內向有聲望,由他出面擴股再合適不過。盛宣懷正忙著準備整合萍鄉煤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將三者合併成立中國第一家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正需要有一家有雄厚資本的銀行幫助運作,況且他是主要開辦者,對中國通商銀行能壯大起來持贊同態度,並且許諾以漢冶萍的一部份股份折了200萬兩的銀行股本。

當初戶部銀行開辦時張振勳蒙度支部官員懇求,也在戶部銀行入了股,眼下戶部銀行要改組為大清銀行,在李秉衡的建議下也加大了股本投入。

實業規模再大,個人再富,都沒有能量左右經濟格局,但是銀行可以。金融工具有時具有非凡的魔力,也是強有力的武器。列強透過銀行妄圖控制中國經濟命脈,依靠銀行吸血並打擊中國民族資本。中國的有識之士都清楚這一點,開辦銀行於己於國都是利事。度支部當初為了籌建戶部銀行也是薩費苦心,並且對中國通商銀行、交通銀行等開辦時都大力支援。通商銀行成立之初,國家即授予發行銀元、銀兩兩種鈔票的特權,以為民用,使為整理幣制之樞紐,至此始見本國紙幣與外商銀行之紙幣分庭抗禮,金融大權,不復為外商銀行所把持。

李秉衡不僅支援張振勳對中國通商銀行與即將成立的大清銀行增資擴股,而且還建議劉學詢等廣東籍銀行家在廣東招募南洋資本成立廣東商業銀行。

上海這邊金融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而李秉衡這邊卻還未有所收穫,冷清無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李秉衡於是讓大家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就返回天津。

這天李秉衡與徐錫麟二人在古斯塔夫辦公處商議商事,卻聽到眼下北京城一件稀罕的官司。說它稀罕,不過是這官司雙方人物比較特別。

原告劉廣拓,乃是早年留美學成之人,在美國當過銀行經理。而被告則是衍郡王載洵,朝廷貴胄。

這個案子本來沒處敢受理,但這劉廣拓硬是把狀告到了京城。原來劉廣拓在美國已入了美國籍,又有不少銀行界的朋友,拜託了美國公使館過問此事。清政府不敢怠慢,召喚了劉廣拓詢問由來,想私下安撫了事。

這劉廣拓事業有成後本想將在家中的妻子帶去美國團聚。誰料到回國後才知道原本豪富之家如今卻家破人亡,起因便是他家中那個家傳之寶翡翠西瓜惹了歹人的貪慾。劉家在關外也是大族,常人未敢動心思。但有歹人將此事向在關外搜刮的郡王載洵密報,載洵聽說後起了貪念,強誣劉家盜了皇陵,查抄了劉家,將翡翠西瓜搶走。劉廣拓父母與族內多人被下獄,生死不知。劉廣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