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2部分

超級大國的,歷史已經證明,只能是美國、俄羅斯與中國。

這些都是由資源決定的,美國才是真正的地大物博,而俄羅斯,更加是資源遍地,雖然資源富集地區被李秉衡搶走不少,但還是潛力無限。至於中國,只能勉強算是不用太過於依賴外界的餓,除了鐵礦石與石油。

所以,美國將來會將俄羅斯與中國視為頭號大敵,置之於死地而後快。

像後世的蘇俄解體,以及俄羅斯國家財產被美國掠奪大半等事件,都是美國策劃。

因為俄羅斯(蘇俄)是美國最大的對手,中國居其次,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反了過來,中國與南華才是頭號敵人,俄羅斯不但被分裂,而且實力已經大大受損。

有時候上天讓你得到什麼,必然會讓你失去什麼,這話一點不差。

可想而知,將來美國必定會萬事針對中國,必定要最大限度的削弱中國才安心。

所以李秉衡才會那麼的渴望幾十年的時間,來迅速的完成佈局,完成崛起。

好在有德國這個二百五會不時的跳出來攪亂世界,它本來沒有必要這麼折騰。

因為將來的世界是總體戰爭,資源戰爭,德國註定沒落,無法成為強國,只能作為一個富國。

這是歷史證明了的,能夠成為強國的只能是美國、俄羅斯與中國三國。

那個小鬍子其實也很明白,德國想要征服世界的夢想很難實現,這才處心積慮的打造閃電戰這個殺招。

現在的德國也體會到了,沒有資源,真的是寸步難行。

由於工業能力完全落在了美國加入的協約國下面,所以,德國的敗亡只怕是早晚的事情,這點很多德國高層都有數。

如何體面的結束戰爭,已經是社會民主黨頭面政治人物馬經在考慮的關鍵。

李秉衡同樣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必須儘可能的讓德國不那麼被削弱。卻又保持仇恨的延續,最好能夠保留德國佔領的原俄羅斯土地,比如波蘭等地。

一個強大的滿懷仇恨的德意志共和國與一個忍辱負重的德意志帝國。或許能夠給歐洲帶來莫大的變數。

李秉衡不介意養敵自重,讓蘇俄也變得更加的強大些,以便於讓世界霸主英國與準世界霸主美國轉移視線。

後世北約與美國的巨大壓力,促使中國與俄羅斯結為同盟,這始終是中國的一個可以利用的朋友。而不是敵人。

正當李秉衡的訪問艦隊到達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北高加索油氣田開採工作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葉卡捷琳諾達爾,也就是後世的克拉斯諾達爾,中國油氣勘測隊在三個月前幫主蘇俄勘測處了一個大型油田,雖然遠遠比不上秋明,但是也讓列寧與斯大林等人擊掌相慶,感到無比的振奮。

在中劇七公司的幫助下,蘇俄…快的開始了石油開採。讀實在是個好消“(

但是讓列寧與斯大林更為凝重的,是中國提出的,伏爾加烏拉爾地區可能存在超大型油氣田的結論。如果沒有一些確切的資訊,中國的專家們不會憑空胡說,這顯然極有可能是真的。

“哈薩克共和國在奧倫堡發現了大型油氣田,由於地域的相近。加上地質結構的類似,以及近幾十年來不斷的有人在這些地區發現過油苗,我們相信,在羅馬什基諾與杜伊馬茲等地區的地下都會有石油的存在。而且,這片含油氣區很有可能極為廣闊,據我們推算,在伏爾加河中游同烏拉爾山脈之間的廣大地區都會有石油的存在,而且保守估計總面積超過田萬平方公里。”

來自中國的專家被直接邀請到了列寧的辦公室,顯而易見,列寧對於石油的渴望。

目前蘇俄雖然喪失了許多的資源富集地區,但是總的來說,憑藉現有的各地礦場出產,蘇俄還能夠滿足需求,只是這石油與天然氣一直無法得到滿足。

蘇俄至今沒能擁有大型油氣田。雖然北高加索油氣公司的組建讓高層略微心安,但是將來隨著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很快就會再度的陷入油荒。

列寧有些急切的抓住了中國專家的手,問道:“啊,同志,實在是太感謝您了,感謝你們。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片土地如果真的含有石油的話,能夠達到多少儲量,足夠我們開採多少年?”

這是他最為關心的問題,畢竟現在誰都知道石油的重要性,沒有石油,將來的戰爭就會很被動。

對於隨時面臨戰爭的蘇俄來說,有了石油儲備,就能加緊坦克的研製,內燃機的技術革新。

並不是因為民用的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