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華石油公司沒有崛起之前,德國石油市場被美國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牢牢地控制手中。
標準石油公司所屬的德國石油銷售公司控制著德國石油銷售總額的引。德意志銀行擁有標準石油公司德國石油銷售公司%的股份,只是個小股東。
直到南華的石油公司強勢崛起,並且擊倒了英荷皇家殼牌,重拳打擊標準石油,這才使得德國得以在舊口年時。建立了獨立、安全的石油供給體系。
!瑚年英國政府和科威特酋長穆巴拉克薩巴赫簽署的著名協議文字,從此以後,英國就把科威特納入其阿拉伯灣特殊利益的範疇之內。
李秉衡想要讓南華的石油公司進駐科威特,遭到了英國的抵制,只有讓德國這臺壓路機開進這裡,才能使得南華順利的控制這片石油之地。
在過去的幾年間,德國議會一直努力立法,希望建立一家自己的國有公司,以獨立於與美國洛克菲勒的合資公司,來開發和經營新發現的石油資源。
德意志銀行的計劃是,透過忍格達鐵路從陸地運輸美索不達米亞的石油,避免英國的海上攔截,畢竟南華無法保證石油能夠安全運到德國。
這樣就可以確保德國的石油需求得到滿足,實現獨立自主。
相信光是石油資源,就能夠讓德國牢牢的紮根於這裡。
只用少量軍隊就能將英軍牽制在蘇伊士運河,牽制在北非,也是件
事。
最主要的是,一旦德軍在這裡擺開東進的架勢,英國勢必不敢繼續從印度抽調殖民軍。
德國正規軍可不是印度那些阿三軍隊能抗衡的,這點英國人自己也
先
其實印度阿三的民族性格在過去由李秉衡給出了準確到位的剖析,並且得到了世界範圍的認可。
印度阿三隻適合在家裡給婆娘洗洗內衣褲,然後託著腮幫子在腦子裡幻想,有時會旁若無人的叫囂幾聲,顯示自己的勇氣,其實是在虛張聲勢,沒有準確的認清自身。這些自大的阿三,只適合當懶漢,當奴才,不適合當兵。
英國人認識到了自己的危險境的。但卻無計可施,難道想要再來一次恥辱的達達尼爾海峽之戰?
唯有敦請中國開放海參葳,與俄國簽訂停戰條約,讓俄國得以解脫。解放那 田萬的軍隊,趕緊在東線給奧匈帝國全力一擊,讓這個腐朽不堪的帝國退出戰爭,從而使得德國喪失在東線的優勢。
中國國防軍依然在執著的騷擾著俄國的遠東城市與西伯利亞城市,中國政府也至今還沒
即便英國威脅中國,如果再不結束與俄國的敵對關係,停止零星的交戰,那麼將會認為中國是在與協約國為敵。
可是,中國政府完全沒有理會。看架勢,哪怕是最後通蝶,也是毫不理睬的了。
日本則一再的向中國開始施加壓力,甚至向旅大與南滿鐵路沿線增兵為試探。
不過,現在不是解決日本的時候。李秉衡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日本人在東北投入的資金越多,將來被中國政府沒收的越多。
況且協約國也不支援日本對華強硬,日本參戰是勉強的,英國政府無法容忍德國襲擊艦對英國商船的肆無忌憚的攻擊,為了保證自己的航路,才要求日本參戰。
開戰後英國商船接失慘重,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向暴跳如雷的英國商會與議會黨派保證,英國在遠東的盟友日本會彌補這個戰略缺口。
然而面對企圖獨霸亞洲的日本盟友,英國內閣就是否邀請日本海軍協助護航產生分歧。
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爵士直言。不能讓日本參加協約國,因為日本的野心很大,它不僅要吃掉德國在中國與太平洋的勢力範圍,還想把所有歐州殖民勢力趕出亞洲並取而代之。
南華奪取了德國的太平洋殖民地,並且中國全盤接收了膠州灣,使的日本參戰毫無利益可言,日本人暴跳如雷的同時,英國內閣對此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正是要南華這個同樣有野心的國家。而且親德的瘋狂國家與日本正面衝突,才是英國樂意看到的。
不管歐戰結局如何,日本與南華註定會藉著戰爭迅速強大起來,難免成為心腹大患。
尤其是南華,到時候英日同盟將會發揮重要作用,日本依賴要仰仗大英帝國,而不是試圖擺脫控制。
日本參戰後沒有得到什麼利益。正惱火的很,要求英國支援日本對中國東北的軍事行動。
日本想要發戰爭財,現在是要啥缺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