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永樂帝下令工部成立農局,目的是提高糧食產量,從海外引進了一批農作物種子,令農局官員進行種植,同一時期引進的除了苞米,還有一些蔬菜、瓜果、果樹等物,一部分試種成功,一部分卻遭遇慘敗,這苞米便是隻長杆不結苞,連種三年都失敗了,最後由農局官員得下結論:這東西不適合在大燕種植。就此作罷,不曾想,他竟然在雍王大婚的嫁妝裡看到了試種成果的苞米種子。
這說明什麼?
說明玉郡主種出來了。
農局官員辦不成的事,一個酷愛花草的閨閣小姐種成了,這讓他們這些吃朝廷俸祿的人怎麼活?
明明是苞米,竟被玉郡主當成了花木。
這花木自來都是種養著玩的。
人家玩著玩著就種成了,他們那麼多種卻沒種成功,這可讓他們怎麼活?還怎麼自恃是農局的官員。
就在當今皇帝登基之後,農局官員為了提高他們在百姓和朝廷中的地位,便又開始試種苞米,沒想還是失敗了。他們可把這東西當成孩子一般養的,明明長勢極好,怎麼就不出苞呢,又或是出苞了,卻不結籽。
就在他們屢試屢敗的時候,突然驚見苞米的幼苗,還看到了花盆放著的一棒子成熟、曬乾的苞米,這分明就是試種成功啊!
這玉郡主到底在做什麼?把那麼多能吃的東西試種成功了,居然跟丫頭們說那是花木,這不是要臊他們農局官員的臉面嗎?
臉面就先擱一邊了,趕緊把這好事稟報皇帝,如今剛至春天,如果玉郡主有種植經驗,正好可以播種培育,待他們農局官員弄出經驗,便可以全國推廣,能助百姓們吃飽飯。
官員想到這兒,躍躍欲試,一看身側的老者,打了個千兒,問道:“老先生也認識那幾樣?”
老者道:“那個結果子的,明明是土豆,可那丫頭卻說是楊玉(洋芋)。十幾年前,我在南海一帶跑船行商,曾認識一個海外遊歷的學士,因我救他躲過了海匪,他曾拿了他家鄉的食物來招待我。我在他那兒吃過土豆,這東
西可蒸、可煮還可炒著吃,既可以代替饅頭、米飯這樣的主食,還可以當菜吃。
待我離開他的船時,便提出想討一些土豆回家鄉種,偏這海外人竟搖頭說沒了!為這事,我耿耿於懷多年,一直想找到這土豆試種,一旦成功,我大燕百姓就能多一樣食物。聽那海外人說,這東西最不懼旱,產量頗高。”
官員又問道:“那木棉花是怎麼回事?”
“我在那海外人的船上住過幾日,船上的被子便是用木棉花縫的,很是暖和。海外人告訴我,這是用木棉花做的,還與我描述了木棉花的模樣,今兒我一見就認出來了。這木棉花禦寒的好東西!可嵌在被褥裡,還可嵌在衣服裡做寒衣,我大燕百姓若有此物,便不再畏懼嚴寒。”
官員眼睛晶亮,看來玉郡主手頭的東西還真不少呢。
什麼花木,明明就是玉郡主試種成功的糧食、蔬菜,哪一樣都是寶貝,且還是無價之寶,豈是金錢能夠衡量的。
官員又瞧見一個丫頭捧著一棵不知名的花木,上面長著三四寸長像牛角一樣的果實,有的是翠綠的,還有的已經紅了,在碧綠的葉子映襯上煞是可人,若有不認識的,一定會以為是什麼不知名的花。
而另一盆的花木果實則像一盞盞或綠或紅的燈籠,搖搖曳曳可愛至極。
官員瞪大著眼睛,那老者一臉狐疑,彼此都叫不出名來。
一定是吃的!
他想著,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但肯定能吃。
他得把自己發現的事儘快稟報給上司、工部左侍郎大人,讓他來處理此事。
溫彩的傾城嫁妝,又有名貴花木相隨,帶著馨香的花瓣在前方開道,後頭又有花木壓尾,真真是一場傾城的花嫁。
途經城外,經過一片桃花林,桃花開得如霞似錦,花染衣馨,一陣風過,杏花瓣漫天飛舞,與前方宮娥飛撒的花瓣相映成景,如詩如畫,卻又極盡奢華。
這,原就是一場花嫁。
只屬於她溫彩的花嫁,但因為她精心的佈置、設計,又與前世時完全不同。
前世,她沒有這麼多的嫁妝,不過只有一百多抬。
今生光是慕容恆預備的就二百抬,再加上她長達幾月的湊備,竟有八百抬嫁妝。
她是足可以與公主相毗的女子,她今生要活得轟轟烈烈,活得張揚矚目。
從南城門至西城門、北城門,最後又從東城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