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第一第二十二節 科舉

第二日,董仲舒就氣乎乎的背起揹包走了,在李雲看來,他所生氣的不過是因為他知道李雲明確的拒絕了他,假如李雲對他表示點什麼的話,恐怕董仲舒立馬就會修改他的思想,自古文人多投機,董仲舒就是一個標準的投機者。似他這般的人,為了自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的,不過相對的也最容易背叛別人,所以李雲不敢收下他,他可不想整天還得防備著別人的暗算,而且還是來自他自己團體內的人的暗算。

沒了他人打擾,臨邛的官學很快就上了軌道,在各家典籍都透過雕版印刷出來後,這些質量與價格都極為便宜的紙張迅速的走進了千家萬戶,以臨邛為輻射點,開始向四周傳播,很快天子就來了旨意,要去了十幾名工匠到長安為皇家制作典籍,順手獎勵了臨邛那幫子乾巴巴的望著希望得到社會承認的商人,按照他們的貢獻度,依次授予了大小不一的爵位。

官學上了軌道後,李雲自然又開始當起了甩手掌櫃,將事情扔給已經越來越熟練的公孫鰲,自己每日帶著卓文君瀟灑的花前月下,當然假如沒有劉陵時不時的躥出來攪局的話,就更加的完美了。

很快的到了秋末,秋冬交替毫無疑問是傷寒的高發期,為了避免出現流行性疾病的傳播,李雲又開始操起自己的老本行,在縣衙開起診所,為臨邛人免費診治。

而《傷寒雜病論》和《千金要方》自然在李雲幾個晚上的奮鬥後,成功的默寫出來,並交付給印刷作坊,印刷了出來。

有了這兩本書的出世,李雲也算徹底的奠定了他天下第一神醫的地位,甚至有醫生大老遠的從南陽等郡跋涉到臨邛來,為的就是見見李雲,李雲自然是來者不拒。統統將他們招徠下來,他打算著在明年利用這些跑來的擁有著豐富經驗地醫師,成立類似於臨邛官學的醫學院,以此來系統性的培養醫師,使得醫師這一職業擺脫依靠家族傳承的弊端。

而上了軌道的臨邛官學,李雲給它立下了一條令公孫鰲頭疼的規矩:言者不罰,多問多看。

這條規矩在中國傳統教育中很顯然是一個異類,開始那些學子還沒什麼問題。還是老老實實的聽老師講,可偏偏其中有東方朔這樣一個異類,很快的官學裡面地情況就變得十分好看,東方朔首先掀起了對老師質疑的熱潮,在他的帶領下,同年的許多少年紛紛受到啟發。他們紛紛提出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老師,三代之治的時候,人口幾何?土地幾何?”

“老師,周天子既然仁義,那為何最後喪國?”

“老師,宋襄公仁義,為何依然大敗,以至於滅國?”

“老師……”公孫鰲現在甚至聽到這些學生地問題,頭就開始大了,他也好幾次與李雲說過這問題。其實李雲也知道站在老師的立場,特別是大漢現如今的體制之下,乖乖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可李雲並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傻瓜,他並不希望就這樣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因此直接的否決了公孫鰲的提議,甚至還專門為此找過所有的老師一起談心,向他們解釋一個好問地學生的重要性。

人畢竟是會變的。思想也是一樣,雖然這麼多年下來,一些思想已是根深蒂固,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會改變,慢慢的習慣了這些地老師們也開始對歷史上的事情和法,儒,道的典籍進行反思,甚至順著學生的提問。對某些荒繆的事情進行質疑,這僅僅是開始,任何事情只要一開始,幾乎就會瞬間氾濫成災,這點李雲自然相信。

不過當李雲得知名動千古地東方朔居然也在官學,他差點把下巴嗑下來。

在得知東方朔今年才十四歲不到的時候,李雲不得不佩服某些電視編劇超強的想象力,居然把一個十來歲的少年,編纂成了一今年紀遠遠大於劉徹的智者,事實是劉徹比東方朔大了至少兩歲。

有了這個例子,李雲就不由的揣測著張湯,主父偃等人的樣子,他們是七老八十似公孫鰲般的老人還是如東方朔般地小孩子?李雲不得而知。

而李雲一直想著的要修改或者自立一個學派,以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務,在得到了公孫鰲這個對儒學擁有最大發言權之人的支援後,終於進入到了實質性的準備階段。

不過學說這東西,不動它的時候覺得它很簡單,不就是幾句口號以及綱領嗎?

可到了實際纂寫的時候,李雲才真正知道這其中的困難,它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涉及的範圍實在太廣。

在李雲的想象中,這樣一個學說即要可以得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