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0部分

然後再為朝廷服役五年,就能從一名僱傭工轉為正式的大隋帝國百姓,能夠獲得均田授田的資格,分到自己的土地。這些奴隸,第一個五年為朝廷服役,朝廷只供他們吃喝,及少量的津貼。第二個五年,則可以得到僱傭的薪水,再然後,他們就是自己的主人,有自己的田地了。

對於那些佃農,或者有少部份土地的自耕農們,他們基本上維持自己的處境不變,財產得到保護,但他們得支援朝廷的政策法令,得向朝廷交納稅賦,得向朝廷服兵役,還有須讓適婚年紀的未婚女兒到官府登記,參加相親,與漢人移民成親,他們的未成年的孩子得進入官府建立的學堂,學習漢人的文化,成年人也得學習漢話,同時得更換漢人的衣冠制度等。

這些政策都是為了能讓朝廷長久的穩固統治遼東遼北,對於土著們不同的待遇,也是為了拉攏絕大多數人,打擊少數人。更確切點說,就是要打壓那些貴族頭領地主們,既是為了政治上消滅高句麗的統治,同時也是為了奪得高句麗的土地山林礦產等資源。要不然,移民們來了,拿什麼均地,難道給高句麗地主們佃田。

這種政策是指向分明的,高句麗的這些上層階級有些人在隋軍的強大武力下臣服了,他們選擇了遷移去中原,雖然如此一來以後日子肯定沒那麼好過了,可起碼能儲存家族。而也有一些不甘心反抗的,他們絕大多數被駐紮在遼東各地的駐軍們強勢鎮…0壓了。然後有一小部份豪強,拿出自己的錢財,帶著自己的家奴佃戶招攬了不少的亡命徒,開始叛亂,雖然大多數很快被剿滅,但也有一些人伏著地形熟悉,開始在山裡面當起了山賊盜匪,狠了心要跟隋朝對抗到底了。

第563章相親

正因此,朝廷對於移民有特別要求,要求移民點都要建有堡牆,要組織民兵隊,要站崗值夜,總之就是各城鎮等地駐有軍隊外,移民們還得有自己的防衛力量,得能應對那些各種各樣的盜匪,起碼能夠遇敵後支撐到軍隊的到來。

壽春屯有一千多人,算是規模很大的一個定居點,周邊二十里地都劃分給了他們,不過熟地不多,扶余本來就是個半牧半耕的地方,尤其這裡是高句麗的西北角。不過這塊地南北各有一條不小的河流經過,是那種四季都有水的河流,看著這河流從淮南水鄉來的趙煊等人都很高興,滿足。用趙煊父親的話說,這裡可以種稻子。熟地不多,有千餘畝地,原來基本上屬於土著貴族的,但如今這些地都歸了壽春屯,還有少量原來屬於一些自耕農,現在這些自耕農被遷到了北面,那裡建立了一個百餘戶的高句麗聚居點,他們的土地也整合到了那裡。官府現在這種把漢人移民和土著分開來,也是為了避免一開始就有太多矛盾。一千多畝地,平均一人只有一畝多點。不過趙煊的鄉親們沒有失望,這裡有大把的好地可以開墾,官府劃給他們的這塊地方,完全可以開墾出個幾千頃地來,尤其是這裡還有兩條河呢,水源足,地也肥。

“這些地都不用施肥的,你看這黑的,手一捏都能擠出油來,插根筷子進去,都能發芽。”說話的是縣裡來的駐壽春屯的官差,據說是家技員。專門指導他們這些江淮人如何在遼北種地的。“官上的意思呢,你們初來。對這裡的土地還不太熟悉,種稻子現在肯定不行。沒掌握好這土地,不好種。上面的意思是你們先種大豆和高粱,這兩樣東西在遼北最好長,好種好活還好收成。”

趙煊家因為人丁多,一家十六個男丁,有三十餘口人,算是屯裡最大的家族了,因此公推他的伯父做了這屯長。趙老漢滿臉的褶子,黝黑的很。可卻很精壯,擁有八個兒子的他,其實今年還不到五十歲,說話總是一口大嗓門,平時也是個古道熱腸的人,誰家哪裡有點小糾紛,他總會第一時間去幫忙說和,尤其是這一路行來,他還是護衛隊的隊長。因此在屯裡已經很有威望了。這時他站出來笑著向官上來人道,“長官說的是,只是,我們以往都只會站水稻。沒種過這高粱大豆啊,而且若只種高粱大豆,那咱們不能都拿高粱大豆當口糧吧。向來都是用高粱大豆做飼料的。”

農技員不以為意,笑了笑。“趙屯長說的也有道理,不過你不用擔心。朝廷早有計劃。是這樣的,官上計劃呢,咱們扶余這一片呢統一種植高粱和大豆,這些收穫之後統一由官府收購,是要用來做駐軍戰馬的飼料的,另外這大豆還可以榨油呢。至於大家的口糧嘛,也不是問題,官府會向大家提供粟麥口糧。至於剛才屯長提出水稻之事呢,我覺得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們不如先在河邊先少量種一點水稻,也算是摸一摸清楚這邊土地的脾氣,等咱們摸清楚了,以後就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