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來往,劉璋卻是劉焉指定的繼承人,只需讓劉璋書信一封,說明緣由,劉焉懼罪,應會來降。益州若敢反抗,質子劉璋不保,劉焉基業誰去繼承?”
劉表道:“私通異族為大罪,若是逼急劉焉,會否降了長安?”
賈詡搖頭道:“劉焉狡詐多謀,但明白大勢,只需劉璋書信說明,劉焉自會推出屬下頂罪。劉焉年紀已大,雄心已失,諸子皆在洛陽,應會舉地而獻。”
劉璋在長安雖為質子,因其兩位兄長皆在朝廷為官,無人前來騷擾,生活十分安定。聽說姜述召見,劉璋膽子極小,不敢獨自前去,求長兄陪他一同前往。劉範見劉璋戰戰兢兢,笑他幾句,畢竟兄弟情深,放下公務,陪劉璋一起去見姜述。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276章劫奪張氏
姜述見劉璋渾身顫抖,說話都不利落,不由笑道:“我又不是老虎,又與令兄交好,季玉何必如此?”
劉璋顫聲答道:“侯爺虎威,讓我膽寒。”
姜述讓兄弟兩人坐下,道:“今日喚季玉前來,有一事與你商議。前期武陵蠻生變,經查實,其甲衣為西川供應,俘虜尚有十餘位西川軍官,今日召季玉前來,便是詢問此事。”
劉璋嚇得面如土色,連忙下拜道:“此事絕對與我無關。”
姜述讓劉範扶劉璋起來,道:“我知道季玉老實厚道,定然不會參與此事,但此事卻與你父脫不了干係。我今喚你來,欲讓你修書一封,問問你父親,若是其事確實是其所為,此罪為不赦之罪。即使此事為其手下所為,你父也受連累,讓他獻土而歸,可以安享富貴。”
劉璋當即謝恩,討了紙筆,斟酌言語,良久不能下筆,姜述笑道:“還是讓你長兄起草,你再抄寫一遍。”
劉範文採斐然,一刻鐘時間便擬出文稿,劉璋依此抄下,蓋上印章,交給姜述。姜述安排人即刻啟程,前去四川送信。
送走劉璋兄弟,去內院尋步練師,道:“我欲逼降劉焉,張魯之母張氏,卻是一大障礙,我想啟用情報系統,將她抓到洛陽。”
步練師笑道:“傳聞張氏駐顏有術,年近五旬,看起來與青年婦人無異,抓她過來,正好請教一番駐顏術。”
兩人在室內說笑一回,祝融夫人尋了過來,道:“聽說夫君欲起兵南疆,這次我卻要隨去,順便探望父母兄長。”
姜述笑道:“你的資訊倒是靈通,還未商定之事,如何就知道了?”
祝融夫人道:“你們議事之時,我正好從室外經過,聽你們說起孟獲,就停下來聽了聽。”
姜述道:“討伐孟獲是早晚之事,只是計劃尚未確定,待此事有了定議,我便帶你回去探親。”
再說劉焉自從武陵夷被滅,便整天提心吊膽,擔心朝廷找上門來。這日忽有信使上門,奉上劉璋書信,劉焉讀完信,臉色頓時變得蒼白,心道該來的始終還是來了。
劉焉使人火速去尋張松、鄭度、黃權三人,三人皆是智謀之士,往昔劉焉資助沙摩柯時,皆說沙摩柯山野村夫,如何能是朝廷對手?怎奈劉焉為張氏所惑,執意非行不可。
鄭度道:“如今之勢,朝廷統一天下已成定局,齊侯遣三公子送信,便無問罪之意,只要主公獻地,必可保得平安。”
劉焉道:“大好基業,操持多年,如何捨得讓出?”
張松道:“數年前天下混戰之時,主公就是有意獻土我等也會諫言。如今朝廷平幽州、降烏恆、殺袁紹、滅匈奴、伏馬韓、誅袁術,又接連平定兗徐兩州,劉表、士燮皆獻地而降。朝廷文治武功,已呈中興之勢。主公年歲已高,諸子皆在洛陽,何不安享晚年?”
劉焉明曉大局,但心中委實不捨,心中猶豫不決,讓三人先行回府,愁眉苦臉進了內室。張氏見劉焉一臉愁容,問道:“何事如此煩悶?”
劉焉道:“前番聽你所言,資助沙摩柯起事,如今事發,朝廷問罪,欲獻地而降,心中委實不捨,因此煩惱得很。”
張氏笑道:“即使事情不發,洛陽又豈能容益州自主?若想保持現狀,只須投向長安,若是朝廷來攻,長安唇亡齒寒,必會來救。”
劉焉搖頭道:“季玉今在洛陽為質,若是投了長安,季玉性命難保。”
張氏道:“你兩子皆與齊侯相善,絕不會因此殺了季玉。”
劉焉望了張氏一眼,心中知她對諸子有怨,並不在意諸子性命,欲要斥責幾句,見她嬌媚容顏,又有些不捨,搖了搖頭,自去書房苦思對策。
張魯、張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