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習成為習慣,便形成一種惡性思維,在某種條件下催化,便會做出無法無天之事。

歷史上士燮之子士徽在士燮去世以後,自署為交趾太守,聚集家兵抗拒孫權命令。交州刺史呂岱受詔討伐,自廣州起兵,晝夜殺入交趾,士徽兄弟六人皆被誅。除士壹、士鬱、士匡、士欽等數人免為庶人,宗族被滅大半。姜述因此知曉這段典故,感念士家兄弟獻土之德,提前告知,代替士家管教後輩,以免後面其為士家惹下滅門大禍。

交州順利接管,又收編各郡兵馬七萬,姜維挑其強壯者從軍,羸弱者回鄉,擇兵五萬編於部中,姜維部下步卒增至八萬。其時鄧艾、鍾會在水軍歷練,上下皆稱才能,姜述命鄧艾為平虜校尉,為姜維副將。命鍾會為徵夷校尉,為荊州軍程遠志副將。

姜維部是大漢唯一一支純步卒部隊,中軍三萬步卒,副將配置一萬步卒,部將劉賢、江博、張英、樊能、孫翊,各統八千步卒。這支步卒日常訓練以山地作戰、叢林作戰為主,稱為山地營。

恢復交州之後,益州與朝廷邊界相接達數千裡,劉焉意不自安,上書請求歸附,暗地裡卻指使苗蠻孟獲隔絕道路。神鳥無孔不入,早將訊息報告到洛陽,姜述因為新下交州,境內多異族小部落,整治難度很大,一時間也沒有精力西征,壓下情報不理。

此時姜述除了長安和益州,國土已經全部恢復,又新設漢東、漢東、東倭四郡,控制面積已經超過大漢全盛時期。長江以南國土面積極大,但是漢人人口不多,揚州南部山越之患被姜維清除,山越民眾本是古越國之人,語言與漢人相通,壯丁下山務農打工,只須一段適應時間,很快就會與漢人融合。但是荊南武陵夷、交州諸多異族小部落,卻時不時聚眾鬧事,令姜述甚是頭痛。

武陵夷相貌與漢人皆同,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亡國百姓,因與漢人隔絕時間漸長,風俗習慣逐漸分化。後來因為遷到長江以南的漢人百姓漸多,與漢人矛盾逐漸加深,被漢人稱之為夷人,實際上卻是古漢人的一個分支。

若是對待真正的異族,姜述絕不心軟,似武陵夷十餘萬壯丁,只須姜述部下山越精兵出動,不出數月,就會剿除個七七八八,但是姜述如今心境提升很大,倭人尚且能容,又怎會血腥對待武陵夷?

程遠志老於戰陣,屬勇猛之將,攻城拔寨、對決軍陣是其長處,對付這些小打小鬧、騷擾不斷的武陵夷,程遠志卻有心無力,不知如何處理方好。

鍾會姿貌嚴毅,善於收攏軍心,到荊州上任以後,操練部下兵丁,月餘兵丁收心。程遠志初見鍾會年少,雖然知道他是姜述弟子,但不敢委其重任,今見鍾會練兵有法,麾下兵將歸心,就將征討武陵夷之事全權委託給他處置。

姜述諸弟子周瑜年紀最大,再就是諸葛亮,姜維第三,鍾會第四,鄧艾第五。周瑜、諸葛亮、姜維如今皆獨擋一面,鍾會得了這個機會,自然要奮勇表現。

因為武陵多山,鍾會問程遠志要來一萬步卒,會合部下一萬步騎兵,屯於作唐整兵。挑選百餘人武陵本地士卒,前去打探武陵夷情況。未有幾日,情況陸續反應上來。

武陵夷共分五族,皆依溪水定居,當地漢人稱其為五溪蠻。五族共約四十餘萬,精壯十餘萬,原本皆各按區域,相安無事。勢力最大的一族為滑溪蠻,人口十五六萬,精壯四萬餘,族長名叫沙摩柯,自接任族長以後,以為五溪蠻之所以受漢人欺負,皆是因為力量分散之故,因此邀請四族族長聚議,稱欲建國,統一號令,攻伐漢人城池。四族皆懼沙摩柯攻打,不得不贊同,沙摩柯自封五溪王,封各族族長為公侯,勇猛之士為將軍。

劉焉在西川,雖與外界接壤數千裡,但是蜀道難行,重兵把守住祁山,堵住涼州進軍通道;東川漢中被長安攻下,分兵守住險要關隘,防備長安進兵;南方攛掇蠻王孟獲隔絕交通,截斷交州興兵之路;荊州通道,派兵把守巴東巫峽一線,又考慮朝廷水軍厲害,便想如何隔絕這條通道。正好沙摩柯想要建國,而武陵正是長江逆流而上的必經之路,劉焉便暗地裡支援沙摩柯,想借其截斷此路交通。

第一卷姜述篇第281章大漢統一1

姜述笑吟吟地等曹操走近,也上前幾步,與曹操雙手緊握,道:“孟德兄離家太久,都讓我感到生疏了。”

曹操面露愧意,道:“先前為劉協所惑,去了長安,以為可以光大漢室。這一路行來,方知光大漢室者,非齊侯莫屬。長安、洛陽分離數年,潼關內外,卻有天壤之別,為兄十分慚愧。”

姜述早年與曹操私交甚厚,雖然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