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萬年公主。
室內風平浪靜,董太后問道:“述兒,能否將我放了?”
姜述搖頭道:“不能。”
第一卷姜述篇第121章引誘董白
董太后不由有些氣結,道:“我都這般做了,你怎能不守信用?”
姜述道:“我答應過嗎?”
董太后氣得渾身發顫,回過頭想想,姜述確實沒有應允什麼,一切皆是自己主動。想到這裡,董太后不由悔恨萬分,又無可奈何,不由悽然淚下。
姜述道:“我不放你,也不會讓別人折磨你。自今天開始,你也是我的女人。”
董太后臉色突然陰轉多雲,上前溫柔地為姜述穿衣,道:“述兒,別生我的氣,我不是怕你那位岳母嗎?”
說來也怪,董太后如此年紀卻讓姜述很著迷,就好象當初著迷何後一樣,也許是姜述的心理年紀太大,只能從她們這裡尋找前世妻子已經有些模糊的記憶。十六七的少年著迷四十餘歲的****,讓人感覺甚是變態。風韻尤存的太后和年青貌美的宮女,你會如何選擇呢?
姜述大權在握,倒也不怕別人流言,若是流言姜述來搞宮女嬪妃也就罷了,說與董太后有一腿,估計九成九的人不會相信,家中美女成群,怎會看上年老色衰的董太后呢?一向謹慎的姜述卻不敢大意,宮中護衛、執事雖已換成可靠之人,但胡作非為時依然會安排親衛警戒。
董太后老牛吃嫩草,受到雨露的潤澤,顯得紅光滿面,似乎一下子年輕不少。得了年少情郎,早將劉協拋在腦後,每次姜述過來都似下人般伺候,讓姜述產生一種強烈的成就感。有時候與董太后聊聊天,覺得董太后也不是那般可惡,只是一名普通的深宮怨婦罷了,甚至對她的遭遇有些深深的同情。
姜述問起董卓進宮所為,董太后道:“那個賊子絕對是色中惡魔,進宮看上的美女,都以各種藉口弄出宮去。也許對於這些女子來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常年孤守宮中,又無人臨幸,身份雖然高貴,生活卻毫有意義,日復一日,與等死有何區別?”
姜述又道:“聽說董卓沒有兒子?”
董太后道:“或許董卓作惡太甚,諸子皆早逝,長子生前留下一女,名喚董白。董白軟禁在文清宮,這少女十分善良可人,董卓部將都喜歡她,不如將她收為侍妾,日後招降董卓舊部會起很大作用。”
姜述沉思半晌,感覺董白身份敏感,確實可以利用。出宮之後,姜述與賈詡商議,賈詡道:“若是公開納了董白,董卓聲名狼藉,雖然招降董卓舊部有利,但弊大於利。不如讓董白偽為董太后族人孤女,改名而納之,天下人不知真相,自然不會產生影響。日後招納董卓舊部時,再讓她寫信或者出面,如此既不誤事也不會影響聲名。”
姜述大喜,又道:“何後與董太后不睦,若何後回京,必殺董太后洩憤。董太后性命事小,但畢竟是當朝太后,身份尊貴,若是傷了性命,擔心皇室生事。劉表、劉岱、劉焉、劉瑤均坐鎮一方,稍有不慎被人利用,就會影響大局。”
賈詡低頭沉思一會,道:“只能勸說何後以大局為重,暫且忍讓。再讓公主接董太后出宮供養,公主仁慈,何後即使想要加害,也要顧忌你們的面子。”
姜述想了一會,又道:“保全董太后性命,何家定然不滿。”
賈詡笑道:“只需讓董太后出示詔書,將其中實情公開詔示天下,將罪責推到他人身上,再讓她向何後誠心認錯。何後顧全大局,董太后已無威脅,又可利用,何樂而不為?”
次日,姜述去見董太后,說起諸事,董太后已讓姜述迷了魂魄,自是言聽計從。董太后隨即下詔,明示天下,詳細述說袁家、董卓密謀加害靈帝一事,號召天下百姓尤其皇室宗親為靈帝報仇。
董太后在位多年,劉瑤、劉表等宗室對她十分敬重,接到董太后手書,大漢宗親掌握地方者,紛紛下令抓捕袁家族人及親信。揚州牧劉瑤、荊州牧劉表聯合起兵討伐袁術,要根滅袁家為靈帝復仇。
姜述此時卻在御花園,給董白講貓與老鼠的故事。姜述領兵殺死董卓,早已傳遍京城,但是姜述花言巧語,將責任轉嫁至袁家身上,董白少女心性,單純善良,見姜述說話鄭重其事,又有名望,沒有想到姜述只是推託責任,當即就原諒了他,還為誤解姜述而感覺有些愧意。
姜述勾搭少女確實有一套辦法,當然也與硬體有關,長相、權勢、財富,到了後世也是標準的高富帥。姜述很有耐心,不會急不可耐主動表白,而是像勾引大白兔一樣,今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