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與羅馬東部戰區接壤,這才暫且休兵。
康茂德是位侵略性很強的皇帝,但與大齊爭奪紅海區域時卻猶豫不決,北方日爾曼人虎視眈眈,內部西班牙、高盧、大不列顛等地叛亂不斷,與大齊帝國開戰,若勝則諸事大吉,諸族在威壓之下不敢異動,但是萬一失敗,內憂外患則會一旦迸發,若是處置不當,大羅馬帝國會有四分五裂的危險。
因為其中厲害關係,康茂德最終決定暫且忍耐,除了在北方留下大量兵馬防備日爾曼人,調集重兵往剿蠢蠢欲動的西班牙、高盧、不列顛等族。
各族生死存亡之際,十分珍視外援,西部元帥府派出的小分隊皆被奉若上賓,參與諸族軍事籌劃,在小分隊穿針引線下,諸族從地中海商社採購到大批軍械物資。
地中海商社總部原來設在開羅,趙雲、馬超引兵攻佔紅海地區,便遷至耶路撒冷。姜珍剛送走前來拜訪的西班牙人特使,對方希望高價購買大批長兵器、弓箭,至於投石車、馬匹等緊俏物資,直接由地中海商社開價。
地中海商社的主要任務,是給羅馬帝國製造障礙,庫房儲存的大量兵器軍械,本就為了援助羅馬境內的**部族,當然不會放過這種一舉多得的好事,賣給西班人的物資中,甚至還有大齊軍械司新近仿造的“希臘火”。
羅馬帝國調兵遣將的同時,在大齊特遣小分隊的引領下,日爾曼人、不列顛人、高盧人、法蘭西人、茅利塔尼亞人、達西亞人、亞美尼亞人、波西米亞人,陸續派人到耶路撒冷與地中海商社聯絡,購買了大批兵甲。這些大齊特遣小分隊,以漢人僱傭兵的名義進入各族軍隊,幫助各族訓練兵馬。大齊帝國雖然沒有正式介入,但是這種物資支援和人員支援,給羅馬帝國帶來嚴重騷亂。
康茂德是羅馬歷代皇帝威信最低的皇帝之一,御下相對寬鬆,從而導致管理混亂,地方上文武重臣多有陰奉陽違者,羅馬朝堂對邊疆的影響力已經減弱。康茂德就任皇帝以來,只是在文學藝術方面有所振興,從福壽膏進入羅馬境內開始,只有短短一年時間,與大齊貿易已經出現大量逆差。隨著地中海商社知名度的提升,羅馬商人開始衰敗和萎縮。地中海北岸沿海港口,成為漢人商品的傾銷地,實行工廠化生產的各種物資,成本明顯低於羅馬本地產品,低成本傾銷讓羅馬本地工坊遭受毀滅性打擊,羅馬境內城鎮失業者漸多。福壽膏在羅馬境內風行,換回了大量金幣,讓羅馬金幣的流通嚴重停滯,甚至金幣在市面上出現緊缺,大漢紙幣開始出現在羅馬境內。
貴族們壓榨和剝削而來的大量財富,換回福壽膏和大漢奢侈品,而工坊和農莊無法自行消耗的產品,在大齊產品的衝擊下,只能大量積壓,最終不得不低價賣給漢商。在這個大背景下,姜珍只用了一個冬季,便用福壽膏、軍械物資和大量漢商工坊的工業品,獲取了讓人不可置信的驚人收益。
開羅城外遮天蔽日的旗幟隨風飄揚,守軍士氣低沉,若不是緊急前來救援的數千名羅馬水軍登上城頭督戰,只怕負責城市防衛的埃及貴族們早已經棄城而逃。
努比亞人軍營的旗幟都是金黃色,這是漢教傳道士為其占卜的吉祥色,而利比亞人軍營的旗幟都是草綠色,也是依照傳道士占卜的吉祥色製成。為了獲得漢人支援,努比亞人和利比亞人皆奉漢教為族教,傳教士並非完全摒棄兩個部族原先的宗教,而是將原來宗教信仰略做改變,其信奉的太陽神和火神皆成為漢教的護法大神,不過祭祀儀式與以前大不相同,改為更為隆重的道家祭祀**。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387章謀奪埃及1
根據兩族與漢人達成的協議,兩族巫師將赴大齊內州,學習漢語和道術,兩族貴族適齡少年則被派到洛陽國學學習。兩族大頭領身旁的謀士,皆是地中海商社派來的有勇有謀的國學弟子。
文欽統兵進入非洲以後,派遣將校訓練兩族兵馬,與其說是將融入兩族兵馬之中,不如說是變相地將兩族兵馬變成自己的附庸部隊。兩族十五六萬兵馬,大約半數正在分路攻打埃及其餘城鎮,在開羅城下紮營的部隊共有八萬,其中有三萬大齊序列軍兵馬,不過並未打出軍旗。
埃及都督早在圍城開始之時,就以赴羅馬城求援為由,乘坐戰船匆匆逃回羅馬,現在負責城市防守的是埃及行省副都督、水軍駐埃及指揮官範加爾。
“這些僱傭兵是波斯人?”範加爾望著城下軍營人數不少的非黑種人面孔,這些人膚色不一,部分顯然是東方人種,還有些人像是波斯薩珊人。
“聽說是貴霜國殘部,在東方立腳不住,從